第二章 外公的收藏品(修改版)(1 / 2)

外公是個隱世奇人!

這是王博小時候對外公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跟外公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除了練形意拳外,王博還從外公那兒學習了不少的知識,聽了不少的故事。在王博的感覺中,外公才真正的擔當得起“學究天人”這四個字,會功夫不說,他的知識淵博得令人難以置信,在很多方麵,尤其是曆史,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比大學的曆史教授還要淵博。受到外公從小的熏陶,王博從小學到中學的曆史課一直是最好的。

除此以外,外公還是個收藏家。

王博的外婆據說在王博的母親出生時就已經病逝了,之後外公就沒有再娶,一直獨身過日子。他不喜歡大城市,幾十年來都一直呆在M省的一個名叫東陽的小鎮中。這個東陽小鎮隻有一兩萬左右的人口,離M省的省會東南市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外公在東陽小鎮的郊區外有一座總麵積差不多三百平方的四合院。據說這個四合院是解放前蓋的,比外公還要老,算是古董了。王博的父母結婚後就搬到了東南市住,戀舊的外公死活不願搬走,就一人住在這座四合院中,住了十幾年。好在每逢過節過年,王博的父母總會回到這座四合院看望老人家,等到王博出生後,更是時常來這兒住一段日子,倒沒令老人家感到寂寞。

四合院還算不上是古董,院內的家具和擺設才是真正的古董。據外公說,他這座院的每一張床每一張桌子以及每一張椅子凳子都是清朝的產品,其中有一張黃花梨木座椅甚至來自明朝,據說是張居正坐過的。而王博一直到上中學時才真正的弄清楚張居正到底是誰。

另外,四合院還有不少瓷器陶器,大都是明清和宋元時代出品,甚至連唐三彩都有。王博還見到過一個看起來十分古老但很精致的青銅器,記得外公當時神秘兮兮的告訴他,這是當年周文王喝酒所用的杯子。

四合院收藏得最多的卻是書畫作品,這些書畫作品都被外公收藏在一間專門的密室中。這間密室在王博小時候“好奇”的闖進過一次。外公倒沒有生氣,反倒“興致勃勃”的給他介紹了下這些書畫收藏。

王博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外公指著掛在牆壁上的一係統書畫作品,“意氣風發”的告訴他這幅仕女圖是唐伯虎畫的,這幅書法是董其昌寫的,這幅花鳥圖是宋徽宗趙佶畫的,這幅水墨山水畫是黃公望的作品,還有這幅價值最高的書畫作品是唐時的畫聖吳道子和草聖張旭共同創作的……

小時候王博還不懂,長大後他才知道,如果外公對他所說的如果全是真的話,那他的收藏品的價值加起來隻怕不比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差,要是全賣掉的話,賺個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隻怕都是輕輕鬆鬆。

問題是,王博可不是傻子,讀高中時他專門研究過古董文物的知識,結果讓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外公的那些收藏品貌似太“新鮮”了。比如說那個周文王喝酒所用的青銅杯子,周文王可是三千多年前的人物,他喝酒所用的青銅酒杯就算能夠保存到現在,起碼也得鏽痕斑斑,看起來舊得不能再舊了。但外公的那個青銅酒杯卻像是打造出來還沒幾年似的,不但沒銅鏽,連顏色都沒有變化。就算再不怎麼懂古董的,也能肯定這絕對不可能是三千年前的東西。

不止如此,外公的那些曆史各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和畫家的書畫作品的紙張看起來也很“新”,連發黃都沒有,完全不像是有了幾百年歲月的樣子。

不過王博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外公的那些收藏品全是仿製品的話,那無疑是極高超的仿製品,起碼那些瓷瓶和那些書畫作品的技藝可不是一般人能仿製得出來的。這些東西要是全賣掉的話,幾十億是不可能,但幾十萬絕對不成問題的。再加上總麵積過三百平方的四合院,價值絕對超過上百萬。

超過上百萬的遺產,外公全留給自己了,而他唯一的女兒,即自己的母親什麼都沒有給?

王博很意外又很感動,掛了電話後,也沒有向田萌萌告別,就直接去火車站買了回M省的車票。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回東南市見過父母,在外公的靈位前上過香磕過頭後,王博就去了東陽小鎮,來到外公留給他的四合院。

朱紅色的大門是上了鎖的,王博拿出從母親那兒得到的鑰匙打開了鎖,推開門時,立即聽到幾聲熟悉的吠叫聲,隻見一頭近一米高,體型差不多如豹子般大的大黃狗搖著尾巴向他撲了過來。

“大黃!”

王博笑嗬嗬的迎了上去,揉著這頭大黃狗的腦袋,感歎道:“我們有幾年沒見,真難得你還記得我啊!”

這頭大黃狗是外公養的,隻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土狗。不過在王博看來,這頭大黃狗可能是外公身邊最稀奇事物了。

王博記得他六歲時搬到外公這兒住的時候就見到了這頭大黃狗,當時的大黃體型就已經有現在這麼大了,肩高接近八九十公分,體重超過了九十公斤,比一般的土狗重兩三倍。要不是王博長大後專門查過資料,證實大黃的確是中國原產的土狗或叫柴狗,正式學名中華田園犬的話,肯定會把它當成短毛的高加索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