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承善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因為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跟人跑了。
別人都是這樣跟他講的,他的母親喜歡上一個英俊而有才華的下人,並且在一個月黑風高夜跟那人私奔了。
不過關於段承善母親的故事,其實還有另一個版本。
話說那可憐的女人嫁給段斜然之後卻再也沒有見過老公一麵,心情很是鬱結,她的公公也就是段匡亦給她兩條道路選擇,一條路是繼續做段家的少夫人,但是絕對不能出軌,即使段斜然永遠不盡人事也不能紅杏出牆,乖乖做段家的清白媳婦,另一條路是,給她一大筆錢和一個英俊的小廝,愛到哪快活到哪去。
這女人是個聰明而務實的,研究了一下那筆錢的數量,很是可觀,打量了一下那小廝的容貌,英俊算是有那麼幾分,權衡了一下利弊,最終從理性出發,選擇了銀子和小廝,從此消失匿跡了。
當然,這隻是傳言而已,對於段承善而言,他還是更喜歡第一個版本。
他是寧願相信他母親是受不了段斜然,所以才跟別人跑了的,不但相信,還很理解。
每個女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既然段斜然不能給她幸福,那麼,她的行為就是可以被原諒的。
站在他母親的立場上考慮,段承善表示很理解。
然而,沒有母愛的段承善的成長是有欠缺的,即使他有一個全功能的爺爺。
這欠缺於外人是看不出來的,他們所看到的隻是聰明優秀風采奪人的段家小少爺,能夠深切地體會到這欠缺的大概隻有段承善本人了。
段承善其實是個十分與眾不同的孩子,這倒不是說他比同齡的孩子更加優秀出色,而是指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
或者說,即使是同一個世界,在段承善的眼裏,卻是不一樣的。
首先,段承善覺得人類真是一種愚蠢而悲哀的生物,愚蠢是因為人類經常惑於一些表麵的現象,悲哀是因為人類對自己的這種愚蠢卻不自知。
於是段承善經常就用一種既厭惡又憐憫的眼光看著世界和世人,冷冷清清卻又清清醒醒。
譬如說他的爺爺,那個風光一世即使暮年也神采無限的男人,大風大雨地經曆了許多,人活一世混成那樣也算沒有白活一場了,但是,在段承善看來,自己的爺爺其實隻是一個很可憐的老人。
從一開始,他的人生就注定了是個悲劇,因為他其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或者說,他什麼都想要,以至於到最後什麼也無所得,隻剩得孤身一人。
如今段匡亦的世界似乎又充盈起來,因為他親手培育了一個優秀的孫子,但是,那其實不可靠,一切外人和外物都不是幸福的最終來源,誰知道段承善哪一天會離開他甚至背棄他呢?
當然了,段承善是不會背棄自己的爺爺的,因為他隻是一個可憐的老人,而且對他足夠好,做人要有點原則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