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依附群體生存,在他人身上獲得親和力和安全感,在群體中體現出存在的價值。有的人選擇適應群體,有的人選擇改變群體,然而,他們都忽略了,群體在潛移默化中對個人的影響。從眾也好、去個性化也罷,當身處群體的人依舊發出孤獨的自白時,我們不禁要重新考慮,人在群體中到底應該如何表現呢?
去個性化——津巴多的“監獄實驗”
2012年2月1日淩晨,一場震驚世界的足壇慘案發生在埃及東部的塞得港。比賽雙方球迷之間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導致數十人死亡,千餘人受傷。
事情的起因是塞得港的埃及人隊因足球騷亂事件被禁賽2年。不滿禁賽決定的埃及人隊球迷在蘇伊士運河當局大樓附近向警察投擲石塊,隨後警方朝天鳴槍,並使用催淚彈試圖驅散人群,雙方爆發衝突。騷亂中,一名13歲的小球迷被橡皮子彈擊中背部,並吸入了大量催淚彈煙霧,在醫院不治身亡。
無獨有偶,當天在開羅國際體育場舉行的另外一場比賽中也出現了騷亂,開羅國際體育場被球迷用火點燃。
2012年11月7日,歐冠的賽場上,在巴黎聖日耳曼隊以4:0的比分搶足風頭之前,巴黎市內爆發的球迷衝突卻讓這場比賽顯得有些失色。賽前,巴黎市政府出於安全因素考慮,拒絕了大批球迷購買本場比賽的門票,導致球迷在場外集結,釀成了最後的暴力衝突。這次衝突至少導致2人受傷,並有28人被捕。
翻開新聞網頁,世界各地的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我們不禁詫異,一場單純的體育比賽為何會衍生出暴力衝突事件,一群抱著娛樂目的的球迷為何最終成為瘋狂的施暴者?在解釋其中原因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津巴多的“監獄實驗”。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為了研究造成人類“去個性化”的外界環境,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監獄實驗”。這個實驗給社會心理學諸多啟示,但也因為實驗中的不人道因素而備受指責。
津巴多教授從70多名應征者中篩選出24名心智健全的大學生作為實驗的被試。他們自願接受實驗中的所有要求,為此他們每天可以獲得15美金的報酬。24名被試被分成兩組,分別扮演監獄看守和服刑犯人。實驗者將斯坦福大學的地下室進行了改造和裝修,將其中的所有細節還原為真實的監獄效果。
實驗者給服刑人員編上了號碼,犯人彼此之間不能稱呼原來的姓名,隻能用編號進行稱呼。他還要求服刑犯人帶上沉重的腳鐐,在頭上套上尼龍絲襪,以此帶給他們壓抑感,並且警告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囚犯”身份。比起犯人,扮演獄警的被試似乎更幸運、更輕鬆一些。他們隨身佩帶警棍,還可以隨意製定監獄的規則。當然,前提是不可以對犯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實驗的第一天過去後,無論是扮演犯人的被試還是扮演獄警的被試都沒有進入角色狀態。隨著實驗的慢慢進行,被試則開始認同自己的角色,並且出現了真實的“監獄”行為。
壓抑的環境讓犯人和獄警之間爆發了衝突。犯人們撕毀了身上的號碼牌,扔掉了頭上的尼龍絲襪,並且用床頂住門不讓獄警進入他們的房間。與此同時,獄警也采取了強硬的態度。他們用滅火器噴射進行攻擊的犯人,命令他們脫下衣服,並侮辱犯人。
隨後,獄警不斷變換著方式來規範犯人的行為,不同的犯人身上也開始出現了異常的行為。有的犯人開始出現情緒問題,如胡思亂想、哭喊、亂發脾氣等,有的犯人曾經想過將實驗中的醜聞爆料給媒體,不過他最終選擇了享受在犯人中建立自己的威信。有一位犯人在談話中出現了歇斯底裏的現象,原因是其他犯人經常羞辱他、欺負他,當實驗者詢問他是否要退出實驗時,他說:“不,我要回去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孬種。”
可以想象,整個實驗已經朝著一個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實驗進行到第五天時,有的學生家長開始通過律師要求釋放他們的孩子“出獄”,津巴多教授則極力解釋這不過是一個實驗,並不會涉及法律問題。其實,當時的津巴多教授也已經進入了角色,完全不能自拔。後來,在他女友的極力勸說下,津巴多才同意了停止實驗,釋放監獄裏所有的被試。於是,這個原本計劃耗時兩周的計劃隻進行到第6天便宣布結束。雖然大部分扮演看守的學生感到有些意猶未盡,但由此引發的心理學討論已經甚囂塵上了。
津巴多的實驗雖然隻有短短的6天,卻深刻地揭示了一個個體是如何在環境的影響下隱秘身份、改變態度的原因。一個善良的學生會在短短幾天時間內變成一個暴力的獄警,一個與人為善的守法公民竟然會以侮辱他人為樂。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納粹的屠殺、日本人的暴行和美軍虐囚的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