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家庭不是戰場,聰明女人要幸福需動心思(1)(2 / 3)

了解婆婆的內心,讓老公不再受“夾板氣”

俗話說:“婆媳和,全家樂。”婆婆與媳婦之間相安無事了,那麼整個家庭都會和睦歡樂。家是女人的天地。兒媳婦進了門,跟婆婆住在一起,難免有磕碰。女人如果能了解婆婆的心,站在婆婆的角度想問題,定能讓一家和氣,讓家安全、安順、安康,讓處於“夾心層”的老公也好做人。

璠和老公結婚了。可是婚後有一天,老公晚上問璠:“你白天是不是說要睡覺,不陪媽媽去超市?”璠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的?老公沉默,璠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是婆婆告的狀。

出於習慣,璠經常忍不住跟老公撒嬌,喜歡靠在他肩膀上。可是有一天老公突然對她說:“以後你注意一點,媽在的時候,不要跟我太親熱。”璠知道又是婆婆在背後說她壞話了。

次數多了,璠也開始學會了告狀,什麼婆婆給她臉色看、婆婆偷聽她打電話等。終於有一次戰爭由暗到明。

一個周末,璠讓老公陪她回娘家,可婆婆卻非要兒子陪她去見一個老朋友。璠責備老公,說這是上星期就說好的,婆婆也責備兒子,說他沒有孝心。麵對兩個心愛的女人,作為“夾心層”老公覺得很痛苦。

看見老公為難,璠漸漸地覺得於心不忍,趁著老公上班,她開始慢慢地跟婆婆“套近乎”,開始包容婆婆的“不是”,還陪婆婆一起逛商場,一起做飯,並鼓勵婆婆去參加老年合唱團。婆婆的業餘生活豐富了很多,對璠也越來越滿意了,漸漸地,家裏有了歡聲笑語。

婆媳相處是一門藝術。母親愛兒子,妻子愛丈夫,兩個女人之間或許會因為愛的自私而產生矛盾,但其出發點和心存的一點私心是可以理解的。上例中的璠平日裏雖不滿婆婆的做法,但作為兒媳婦,她主動與婆婆“套近乎”,終於換來了家庭的和諧。

每一個母親都曾年輕過,能夠理解作為一個妻子的心情和期盼;每一個妻子也將要或已經成為孩子的母親,母親對兒子的那份偏愛以及孩子成家之後的惶恐之心,做妻子的也應給予理解和包容。其實,在婆媳關係中,最難做的是“丈夫”。生命當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一旦產生摩擦,那他的日子一定不好過。因為他無論怎麼做,都會有一方甚至雙方感到委屈。

因此,聰明的女人要善於站在婆婆的角度想問題,懷有一顆寬容之心,否則到頭來隻會讓自己心愛的老公“不堪重負”,從而影響夫妻感情。下麵幾點建議希望能幫你解決困擾。

首先,重視你的婆婆。生日不重要,但記住生日很重要。到了婆婆這般年紀對花錢都有個共同特點:錢花在兒孫身上,她滿心歡喜,總覺得值,但若花在自己身上,她就會感到心疼,覺得是浪費。但聰明的女性一定要記住,不願意為自己花錢並不代表她不需要關心。因此,在婆婆每年生日那天,買一件小禮物向她表示一下孝心,就可以表達你對她的重視,她也會為此而感激你。

其次,要理解婆婆。俗話說“血濃於水”,母子間血脈相承,而夫妻之間的關係隻能用水來比喻,所以,血親總比如水的姻親感情要濃烈。因此,結了婚,發現婆婆總是向著兒子說話,總是給兒子洗這洗那,你要多給予理解。

第三,要學會誇獎婆婆。在婆婆麵前不要吝嗇你的甜言蜜語,例如告訴她她做的飯很合你的口味。美國一家調查公司研究發現:全職太太每星期做家務的時間平均為92小時。這個數據用在全心全意幫助你打理家務的全職婆婆身上,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婆婆如蜜蜂般地辛勤工作,不僅將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還保護了你的纖纖玉手,給你留出了對鏡自賞的時間,同時還為你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如果給婆婆放一個星期的假,你連上班再加上料理家務、帶孩子,會讓你手忙腳亂,到最後已是腰酸背痛了,還有一大堆事情沒有做。因此,要設身處地地為婆婆著想,她們其實很辛苦。這時讚賞你婆婆的“功績”,會讓她更心甘情願地為你們的家庭付出。

第四,婆婆終歸會有不對的地方,但直截了當地數落婆婆或直接向她指出錯誤,她肯定難以接受,而將批評的話交由老公去說,就會達到另一種效果。

第五,該忍讓就忍讓。記住,天下的婆婆都喜歡嘮叨,等你有一天熬成了婆婆或丈母娘時,你也擺脫不了這樣的習慣,這是出於對子女的關心。為了能夠令婆媳關係融洽,隻要在她嘮叨時默不作聲,扮出一副小家碧玉、受氣媳婦的樣子,恭敬地聽她嘮叨完,也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如果你實在沒有辦法聽,那就把耳朵留給婆婆,讓心自由飛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