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父母角色的認同與調適(1 / 2)

人生就好比一個大舞台,人的活動就像是舞台上的一個個劇目,人們在這些劇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父母不僅僅是生理意義上的父母,更是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教育者。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怎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呢?

人生就好比一個大舞台,人的活動就像是舞台上的一個個劇目,人們在這些劇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單位,麵對下屬你是領導;在家裏,麵對母親你是兒子,麵對妻子你是丈夫,麵對孩子你就變成了父親。如果你依照在單位裏領導角色的方法來處理你與母親、妻子或孩子的關係,那麼你注定是要失敗的。因為不同的角色必須有不同的行為方式,隻有充分認識到自身所有角色的內涵,才有可能選擇和采取適當的角色行為。

父母角色是指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子女的社會成員固有的社會角色。父母角色是天然不可轉移、唯一而不可替代的,其影響是終生的、深遠的,所以社會對於父母角色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最高的。因為父母不僅僅是生理意義上的父母,更是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教育者。

一、角色意識和行為的誤區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夠完美地表現和行使自己的角色行為。由於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理解或認識不同,人們的角色實踐也不同。主要分為角色意識模糊、角色行為錯位和角色行為偏頗三種。

(一)角色意識模糊

父母角色意識模糊較多地表現在一些“準父母”以及年輕的父母身上。“準父母”以及年輕的父母缺乏對父母角色責任的認知,缺乏一種道德責任感,因此在懷孕、撫養、婚變等問題上,在家庭娛樂方式、社交方式上常常作出不負責任的選擇,會導致對子女權利的侵害、心靈的汙染、人格的扭曲。

父母角色意識模糊的家長應該認識到,從孩子的孕育到他長大成人,這是一個持續不斷地學習如何做父母的過程,因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任務和挑戰,父母也是要再成長的,是伴隨著孩子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處於這個階段的父母不宜操之過急,要慢慢地培養對孩子負責的態度,不能放縱自己,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為人父母的身份,並逐步接受和投入到父母的這個角色當中。那些拒絕學習和幫助、一意孤行、自以為是的家長,隻能品嚐親子之間衝突不斷、感情淡漠的後果,最令人痛心的還是耽誤了孩子的成長。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請尚處在角色意識模糊狀態的家長趕緊從這個泥潭中走出來。

(二)角色行為錯位

如今,孩子受教育問題得到了空前的關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把自身的角色定位為孩子學習的“拐杖”、教師的“助教”,而忽略的恰恰是教孩子做人、做事這些家長角色最基本的東西——這便是家長的角色錯位。

家長的角色錯位,首先源於對自身角色認識的錯誤,即沒有把教孩子做人、教孩子立足於社會的本領作為父母角色規範最根本的內容;其次是在教育觀念上,對人才標準的片麵理解,把孩子考高分、上大學作為成才的唯一標準,必然是眼睛隻盯著孩子的學習;再就是補償心理的作用,把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當做對自己沒有得到的和失去的東西的補償。歸根結底,家長角色錯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因此,家長要找好父母角色的定位。首先,要認清現實角色,了解新的角色任務,並積極完善自身,爭取在教育中發揮自己的角色作用。其次,家長要認識到品德教育必須放在第一位,先得教孩子怎樣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最先模仿、學習的對象。父母的思想作風、生活習慣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明白給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和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對孩子健康成長負責的做法。最後,家長一定要改變對孩子的溺愛、遷就甚至包辦孩子的小事務的錯位角色,放手讓孩子自理生活小事,同時要做到嚴格要求、說話算數、不亂承諾,逐步引導孩子從過強的自我角色意識中走出來,走到關心父母、關心家庭生活的角色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