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雲瑤和沈知遠都走後,清大家屬院這邊炸開了鍋。
大家熱議的話題便是沈知遠和傅雲瑤離婚這件事。
大多數人都覺得,傅雲瑤是被沈知遠給拋棄了。
不然她一個鄉下來的女人,能嫁給沈知遠已經是走了狗屎運,珍惜都來不及,自然不可能主動提離婚的。
沈知遠是清大最年輕的教授,當初還是京大畢業的。
這樣一個年輕有為,家世好,長相也不錯的優質男青年,其實不少人都在背後覬覦。
家屬院這邊年輕的沒結婚的教職工,還有家裏有適齡待嫁親戚的人都在蠢蠢欲動。
既然傅雲瑤和沈知遠離婚了,其他人是不是就有機會了?
別看沈知遠是個二婚男了,可是就憑他自身的條件,出去再找對象也是很吃香的。
傅雲瑤自然不知道家屬院背後議論的這些,更不會在意這些人議論什麼,反正都和她沒什麼關係了。
傅雲瑤帶著小月兒離開清大,街上的車川流不息。
不過83年和後世還是不一樣的。
經濟剛起步,街道上公交車,自行車比較多。
道路建設也不如後世的寬敞。
街道上已經有經商的鋪麵,誕生了不少個體戶,但是生意的繁榮程度肯定遠不如後世。
也正是因為如此,傅雲瑤才覺得這個年代處處都是機會。
這會兒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點,但是因為辦離婚手續,傅雲瑤和小月兒都還沒吃飯。
她餓了沒關係,小月兒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餓。
傅雲瑤便帶著小月兒來了一家街邊的麵館。
這麵館是兩對中年夫妻開的店,在街上已經開了兩年了,算是第一批去幹個體戶的。
這時候單位有正經工作的可瞧不上這些幹個體戶的,不過傅雲瑤很清楚,如果按照個體戶的收入來說,真的不比單位的鐵飯碗差。
就說這麵館,看著就是不大的夫妻店,可是兩口子好好經營,把味道和實惠提上去,生意差不了,一個月三四百塊是好掙的。
隻是這時候很多個體戶也不會特意炫耀收入,都是悶聲發大財。
傅雲瑤帶著小月兒去了麵館,找麵館的老板娘要了兩碗骨湯麵。
小月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傅雲瑤便給她多加了一個荷包蛋。
小月兒是個孝順懂事的,見傅雲瑤的碗裏沒有荷包蛋,立馬給她分了一半。
傅雲瑤想要推給小月兒,當她一個人吃,便見小月兒道,“媽媽,咱們一人一半,媽媽不吃,月兒也不吃。”
見孩子這麼體貼懂事,傅雲瑤便吃了那半個雞蛋。
孩子知道分享是好事,總比養成自私自利的性子好。
等下回她就直接給一人加一個。
母女兩口子吃完了麵條,傅雲瑤便在小賣鋪打了公用電話。
她這電話是打給娘家人的。
如今和沈知遠離婚了,傅雲瑤隻能暫時先回娘家。
她雖然可以先在城裏租房,帶著小月兒住這邊,但是小月兒還小,沒人照看可不行。
傅雲瑤想要放開手掙錢,那就先得解決小月兒的照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