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並非如斯金納設想的那樣,一切行為都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來解釋,但的確有無數的行為和經驗是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獲得的。例如,被火燒過一次的兒童再也不會去捉那美麗的蠟燭火苗,但卻會餓了就放聲大哭,因為哭叫每次都能帶來乳汁;假如生病能帶來那麼多的關照、安慰並能逃避煩惱的話,你不應該奇怪人們為什麼會“泡病號”;既然金錢能買到幾乎一切“好東西”,那麼千千萬萬的人為了鈔票奔走鑽營乃是天下最容易理解的道理了。
既然人們的行為是由行為的後效來塑造的,那麼,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環境條件,使特定的行為產生特定的後效,就可以人為地控製、塑造行為。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治療原理就在於此。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一些重要概念有:強化、懲罰、消退、強化程序等。我們會發現,它們與經典條件反射的概念有一些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區別。
(一)強化
強化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核心概念。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正強化指的是,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後,給予一個積極強化物,這會增加個體做出該行為的頻率。例如,在谘詢會談中,來訪者進行自我揭示,谘詢者給予點頭、微笑等支持反應,來訪者會傾向於進一步的自我揭示。負強化指的是,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後,出現一個消極強化物撤去的事件,這也會增加該行為的出現頻率。例如,當一隻不斷受到電擊(消極強化物)的老鼠偶然碰到一個杠杆時,電擊停止,老鼠以後在遇到類似情景時會增加壓杠杆的反應。這兩種強化的原理不難理解,困難在於如何確定一個強化物的性質,如何判斷強化物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有時候,對強化物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容易分辨,如那些與有機體的生存直接相關的事物或事件(食物、電擊);但有時候,對強化物的分辨就很困難,如我們很難說被人愛總是一種積極強化物,被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愛可能是一件令人相當痛苦的事。所以在治療中,針對一個對象選定一件合適的強化物是一項需要非常小心、仔細,甚至有時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工作。
(二)懲罰
懲罰是和強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為的消極機製。和強化一樣,懲罰也分正性懲罰和負性懲罰。正性懲罰是指,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後,出現懲罰物。這以後個體會減少做出該行為的頻率。例如,當一個攻擊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後,爸爸打他的屁股,這個孩子的打人行為會減少。負性懲罰則是指,當個體做出一個特定行為之後,他所向往的東西就不出現,這也會減少做出該行為的頻率。例如,工廠規定遲到三分鍾扣除一個月的獎金,就是利用負性懲罰。
(三)消退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消退概念與經典條件反射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一特定的情形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強化過的反應,而現在這個反應沒有得到通常的強化,那麼此人下次遇到類似情形時,就較少可能再做同樣的事。換言之,如果通過積極強化使一種反應的出現頻率下降,要使這一反應完全消退,就需要進行多次消退訓練。如果反應在消退期間不時受到偶然強化,則不僅不會出現消退,反而會使該反應更加牢固。因為這種情況已是一種特殊的強化程序了。
(四)強化程序
由於消退現象的存在,要使一個行為保持下去,就必須不斷進行強化。但如果每次反應後均須予以強化,不僅實際上難以做到,而且這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強化辦法。強化程序揭示了不同的強化安排的後效,它為強化方式提供了依據。
斯金納研究了四種強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強化程序、變動比率強化程序、固定時距強化程序和變動時距強化程序。
1.固定比率強化程序
預先確定目標行為的出現次數,當足額次數的行為出現後即給予一次強化,這就是固定比率強化程序。例如,每當鴿子啄十次給一個食物球;計件工資製也是這種強化的例子。
2.變動比率強化程序
依照一個概率(譬如0.1)給予強化,但強化的次數間隔呈現隨機安排。在這種情況下,被試者平均每10次反應受到一次強化,但強化並不是在10次反應後一定出現。這種強化的典型例子是賭博,賭徒們即使一直在輸錢,卻被“下一次沒準會贏”的念頭驅使著不願離開賭桌。研究表明,變動比率強化的行為比每次均強化的行為和固定比率強化的行為更難消退。
3.固定時距強化程序
不管被試者作出多少次反應,均在一個固定時間後給予依次強化。例如,不管動物作了多少次按壓杠杆的反應,均在一分鍾後出現一次食物;按月發工資也是這種強化的例子。這種強化的一個後果是被試者在一次強化後反應頻率急劇下降,直到下一次強化快出現時反應又迅速上升。
4.變動時距強化程序
與變動比率強化類似,是按照一個有平均時距但每次時距隨機變化的程序進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