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1 / 3)

第一課神奇的網絡

網蟲和網民

小明和小剛是同班同學,同樣都很喜歡上網。又到了周末,以下是他們的一天——

小明的一天

父母有事不在家,由於昨天晚上玩網絡遊戲玩到很晚,小明今天10點多才起床,泡了一碗方便麵,吃完又接著進入網絡遊戲。一直到晚上8點多,爸爸媽媽回來,見小明在玩遊戲,問:“作業做完了嗎?”小明這才想起來整個周末的作業一字沒動!除了遊戲,其他的事早被拋到了九霄雲外。他趕緊拿起筆,“頭昏昏,眼花花”地開始趕作業。剛提起筆,小明就開始不停地打嗬欠,眼皮也重重地壓在眼球上……一覺醒來,一看鍾,哇!已經11點了。

小明想,反正作業做不完了,幹脆睡覺,明天早上找個同學的作業來copy算了!

小剛的一天

父母同樣不在家。7點,小剛被鬧鍾叫醒了,他下樓買了牛奶和麵包,吃過早飯,就開始做作業。他總喜歡一口氣把該做的事做完,然後安安心心去玩。雖然作業很多,但他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做完一看時間,12點多了,於是來到飯館吃了飯,回到家睡了一小時午覺。兩點,小剛起床,收拾一下,坐到電腦前開始上網。他看書、查閱新聞和信息,和朋友聊天,最後玩了1小時的遊戲,到5點他準時關掉電腦休息。5點30分,小剛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晚飯,晚飯後一家人聊天、看電視。

當今社會已進入以互聯網為標誌的信息時代。互聯網以其交互性、開放性為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成為他們獲取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台。在我國,由於多媒體和網絡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以數倍的年增長率成為網絡的主要群體。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調查統計,2005年年初,我國上網人數已達到9400萬,在上網的群體中,我國中小學生上網人數占上網總人數的26%,學生上網是在做什麼呢?據調查,中小學生上網707%的人玩遊戲,4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關注影視文藝動態,279%的人關注體壇動態,185%的人看新聞,243%的人發E-mail,286%的人泡論壇。可見,目前中小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遊戲、娛樂、聊天、泡論壇和發E-mail。網絡對中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接觸網絡的學生中有629%出現了個性化情緒,20%有情緒低落和孤獨感,12%與家人、朋友疏遠,51%身體健康狀況下降。顯然,目前中小學生上網的目的與學校網絡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這種情況令人堪憂。

由於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認知水平的限製,網上的不良信息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道德品質產生了很大的負麵影響,同時也誘發了一係列社會問題。

青少年上網要注意

1凡是那些不良信息的網站,都不應該瀏覽;不健康的聊天室,都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不小心點擊出了頁麵,應該馬上關閉。

2保護好自己的密碼,甚至不要告訴你最好的朋友!

3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姓名、家庭住址、學校名稱或電話號碼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提供給聊天室或公共討論區等。

4沒有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不要向別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5不要理睬暗示、挑釁、威脅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告訴自己的父母或監護人。

6有人以贈送錢物等為理由要求你前去赴約或提出登門拜訪時應高度警惕。

7如與別人麵對麵的約會,須征得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並由他們陪同,地點要選在公共場所。

8網上的朋友很有可能用的是假姓名、假年齡、假性別,可不要輕易上當!

9適當控製上網時間,一般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天不要超過3小時。

“網聚人力量”——不是“蟲”的力量,隻有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才是網絡的真正擁有者。

網絡確實是一樣好東西,但網絡是虛幻的,我們是生活在現實中而不是生活在虛幻的網絡中。

在網上的時間越長,你與現實就脫離得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