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逆反報複的心理有仇不報是君子(5)(1 / 3)

南宋時的一天,陳策去集市上買回了一匹騾子。這騾子精壯精壯的,毛色發亮,走起路來四隻蹄兒像翻花。喜得陳策連聲說:“好騾好騾。”

第一次用這騾子,是要從西域的恒順運一些絲綢到他的鋪子。夥計將鞍放上騾子的背,想不到騾子突然暴怒起來,上躥下跳,連鞍都摔在地上,把幾個夥計嚇了一跳。這騾怎麼啦?夥計把騾捉住,又試了幾次。隻要鞍一上騾背,它就發怒一般暴躁蹦跳。

“這是一匹傷鞍的騾,老主人養成的。”陳策說。

“騾子不能負重,就是廢物。”鄰居說,“還把他送還原來的主人,或者賣掉吧!”

可陳策這個人不忍心這樣做。受了欺騙,他就這樣認了。他叫夥計把騾子關到城外閑置的老屋子裏,每天供給它一些簡單的草料。他說:“就等它慢慢地老死吧。對畜生這樣狠的主人,就是畜生!”他對騾子的前主人依然耿耿於懷。

他的兒子對父親的做法很有些想法,他還是想把騾子賣掉。但這個念頭他不敢跟父親說,他有點怕父親,所以,後來做的事他都是瞞著父親幹的。

他找到平時比較熟的一個馬販子,說:“你想法把我這頭騾子賣了,我多給你中介費。”

馬販子說:“誰都知道你父親的脾氣,他會說我們的。你父親知道了,氣得要冒煙的。”

“沒事,一切後果我負責!”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個路過南城的官人的馬死了,便來到騾馬市場,想再買一匹。

馬販子瞄見了他,上前說:“有一匹上好的騾子,因為負重時受了點傷,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趕生意,急著就把它賣了,你要不要看看?”

官人就隨他過去,看到這匹精壯精壯、毛色發亮的騾子,連聲誇道:“好騾好騾。”

馬販子說:“就是背上有些傷,稍養一養就好了。”

騾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鮮的擦傷。是陳策的兒子和馬販子磨出來的。脫毛,破皮,見血。

官人和當時的陳策一樣,毫不猶豫就買下了。他說:“我的日程寬裕,暫不用它,隻與我隨行即可。”

陳策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可當時已經晚了,那官人早已離開了南城五天了。

陳策騎上馬,沿官道追。曉行夜宿,沿路打問。他花了兩天時間,趕上了那匹騾子。那騾子見了他,不走了,挨挨蹭蹭要靠近他,想說什麼說不出來,隻知道強著不走。

陳策向官人行禮,說:“這是一匹傷鞍的騾子,不能負重。”

官人疑心他舍不得這匹騾子,要反悔,就說:“傷鞍的騾子我也要。”

陳策解下自己的馬鞍,遞給官人,說:“不信,你試試。”

官人說:“我不試。”

陳策歎一口氣:“我以誠待你,你卻疑我欺詐,既如此,我在家等你。”說完,策馬回家了。

不久,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陳策,說:“我來並不是為了討回銀兩,而是特為謝罪而來。你待我以至誠,竟受我小疑。哎,慚愧呀!”

報複解決不了問題使自己受苦

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報複非但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與滿足,反而會使我們陷入無休止的傷害中。這並不是說要讓人逆來順受,而是說我們應理智地對待來自他人的傷害,力求化解紛爭,而非激化矛盾。

“我一定要報複他,我會讓他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菲力普氣得滿臉通紅。他那麼專心地想著怎樣報複小羅賓遜,以至於連他的好朋友史蒂芬來到了他的麵前都沒有發現。

史蒂芬聽到了他說的話,問道:“是誰讓你這麼生氣?”

菲力普發現他的好朋友站在他麵前,不好意思地說:“還記得我父親送給我的竹條嗎?現在它被小羅賓遜給折斷了!”

史蒂芬問:“為什麼他要折斷你的竹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