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每個人的行為都源於一個想法——行為和態度(2)(1 / 2)

事實上,小C和小D都是正常人,其他人對他們的認識隻是一種片麵的認識和受到消極態度影響的結果。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是情緒和人際吸引的第三種表現形式。人們對C產生了消極的態度反應,那麼在看到和C有接觸的D時,就會對D也產生消極的反應,盡管人們並不認識D,這就是消極態度的轉移。

人和人之間的吸引和厭惡,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而是受到了許多因素的影響。積極的態度能產生積極向上的行為,而與人為善的態度有助於打破人們之間的隔閡,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在現實生活中,改進我們的態度,走進世界,也讓世界走進我們。

“知己”是怎麼回事——相似性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名叫俞伯牙。俞伯牙從小就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為了精修琴藝,俞伯牙拜訪名師,勤學苦練,還曾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正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麵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打柴人。

伯牙把打柴人請到船上,兩人互報了姓名,得知打柴人叫鍾子期。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讚歎道:“多麼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讚道:“多麼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隻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兩個人結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一日,伯牙如約來到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後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俞伯牙和鍾子期在江邊匆匆相遇便成為知音,以至於在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將自己的琴摔爛,再也不彈琴。這就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傳為佳話。

對音樂的相似愛好和鑒賞,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成為知音。俞伯牙摔琴不隻是因為喪失友人的悲痛欲絕,也是因為他失去了一個“誌同道合”的人。

相似性原則認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這裏所說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觀上的相似性,而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實際的相似性與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聯係的,而且往往是前者決定後者,但二者並不完全對應。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比如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社會地位相似性,以及興趣愛好的相似性等。許多研究表明,相似性與喜歡之間有直接聯係。

對相似性原則的一種解釋是,相似的人肯定了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正強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起著負強化的作用。這種正負強化作用通過條件反射過程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聯係起來,結果造成人們喜歡相似的人,不喜歡不相似的人。

另一種解釋認為,相似性影響吸引是由於它提供了與自己相關的他人的信息。人們通常重視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所以對擁有同樣特點的人易產生好感。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他人越是與自己相似,自己便越是喜歡這個人。T·M·紐科姆的現場研究證明,在研究開始時,那些在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結束時成了好朋友。

但是,人們在交往之初,信念、價值觀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往往顯示不出來,此時年齡、社會地位、外貌吸引力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交往的加深,信念、價值觀、個性品質等因素的作用突顯出來,逐漸超過其他因素。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知己的千古佳話。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了那個想要遇見的人,那個與自己情誌相投、興趣一致的人,怎能不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相同的態度、相同的價值觀,最終使他們成了誌同道合甚至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最有吸引力的人是那些最像我們的人”是相似性導致了喜歡。如果你想成為別人喜歡的人,想成為受歡迎的人,不妨先下點工夫與他人在思想上、行為上、品行上有一點“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