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警察心理應激與訓練(35863)(7)(1 / 3)

10.7.加大心理負荷能力的訓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麵臨壓力。壓力是機體對外界的一種調節的需要,而調節則往往意味著成長。在壓力情境下不斷地學習應付的有效辦法,可以使應付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不斷上升。所以,壓力是提高人的動機水平的有力工具,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激發人的成就動機,既可以使人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又可以激發動機,使人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人的力量和偉大之處就在於能夠調動主觀能動性,突破一個一個障礙,得到持續地發展。縱觀古今,幾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麵臨的壓力、挫折越大、越複雜,對自身資源的利用率也就越高,必要時他的活動可以進入極限狀態。這時,表明人在充滿鬥爭的生活中,喚起了堅強的意誌力,其創造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目前,超負荷訓練已經成為培養優秀運動員和選拔某種特殊職業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們絕不讚成那些不計後果的“工作狂”,這種現象本身就體現了心理健康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作為警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有效工作的範圍、能力,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10.7.1 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解決的問題上

有的青年民警在群眾工作中、在糾正違章的執法過程中,或者在製止犯罪的危險時刻,感受到強烈的挫折,並產生持續消極的情緒體驗。每當即將經曆類似的工作時,就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嚴重的甚至於隻要想到這樣的工作場景就會焦慮不安。對於已經構成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人應該及時提供心理谘詢和治療服務。對於存在輕微程度問題的人,應該通過及時的調整訓練,提高其應激水平。

(1)及時調整的必要性

《人民公安報》2001年10月24日在《開槍後,與心理專家談話》的文章中披露,深圳市巡警L在解救人質的過程中開槍擊斃歹徒。第二天就接受了心理專家的談話。警察處置突發事件後48小時之內接受強製性的心理援助服務,這在中國大陸警界尚屬首例,這標誌著心理科學已經被引入到警務實踐當中。警察處置突發事件時往往要承受雙重精神壓力:一方麵其處於一種高度應激狀態,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盡力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麵,其會在心裏不斷反複問自己是否有權力處置(如擊斃)另一個生命?他還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回憶經曆的緊張場麵,從而使當事人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

此時,心理專家的介入可以判斷這名警察是否處於正常的心理狀態中,能否繼續持槍執行任務;還可以根據情況及時製定出調整心態的方案,為其提供科學的心理支持與援助,幫助其盡快從緊張焦慮的狀態中走出來。

我在心理谘詢工作中遇到一位電台的節目主持人,她在一次主持直播節目時,因為腦缺氧或缺血的緣故,突然短暫的失去了意識,大腦一片空白,當她恢複意識後努力克製自己的緊張把節目做完,然後不敢見任何人匆匆跑回家。她不清楚在自己的節目中出現了多長時間的中斷,她認為這是了不得的大事故,認為自己今後再也沒有資格主持節目了,處於高度的焦慮之中。這時,想起了給我打電話,尋求幫助。我告訴她,先穩定一下情緒,然後給自己的領導打電話說清這件事。她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她現在最懼怕的就是聽到同事,尤其是領導的評價。我說,你如果尋求我的幫助,希望盡快地解決這個問題,你就必須按照我的建議去做。在猶豫了一段時間之後,她終於鼓起了勇氣,打通了領導的電話。領導在電話裏批評了她,也安慰了她。事情並沒有像她想象的那樣嚴重,第二天她正常上班,在很短的時間內情緒得到了恢複。

試想,如果她當天不麵對這個事件,轉天繼續不敢接觸同事,她的情緒會是什麼狀態?肯定會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出現恐怖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症狀。解決起來就會很麻煩了。警察是高度應激的工作,經常會產生強烈的挫折體驗,這種問題的解決應該是即時性的,而不要拖到問題嚴重之後。

(2)訓練的方法步驟

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新同誌在審查犯罪嫌疑人時,不慎讓對方逃跑了。為此,他感到極度的焦慮,認為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就出現事故,給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並因此不知道如何與同誌們交流,不願意、不敢上班。他搞不清楚自己麵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總認為隻有穩定了情緒之後才能上班,其實他進入了一個誤區。

下麵的方法步驟有助於解決類似的問題:

(1)首先搞清楚哪些具體的事件、問題使自己感受到挫折體驗;

(2)認清是這些具體的事件、問題使自己感到痛苦,還是存在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

(3)搞清楚自己在目前情況下準備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4)把自己認為麵臨的問題紀錄下來,確定怎樣才能達到確定的目標。而不要去關注怎樣才能讓自己感到愉快;

(5)在感到將要被緊張焦慮吞沒時,不要竭力試圖控製這種感受,不要試圖首先解決緊張焦慮的情緒問題之後再麵對現實。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導致產生緊張焦慮情緒的實際問題上,強製自己帶著不安的心理采取直接的行動,麵對和解決自己已經確定了的問題;

(6)如果仍然覺得情緒極不穩定,無法自控時,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是否是自己過度誇大了事態的嚴重性?這與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哪些內在關係?然後繼續采取行動。

這種訓練方法都是在基本的心理谘詢理論基礎上製定的,為了加深理解和認識,可以進一步學習前麵的基本理論部分。這種方法在落聘民警班和新警適應性訓練中均是非常有效的。

10.7.2 控製憤怒情緒的訓練⑨

憤怒是由於外界幹擾使願望實現受到壓抑,目的受到阻礙,逐漸積累緊張性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壓力過大,應激水平降低,會使人的激惹性增強,變得焦躁易怒。警察的職業權力、一些別有用心人的故意激惹、緊張的工作等會使一些應激水平偏低的警察出現緊張憤怒的情緒。憤怒使人大腦皮層處於緊張狀態,血管、心髒等處於亢奮狀態,肌肉也呈現緊張,神經係統出現紊亂,這些變化又集中反映為情緒的不穩定,心神不安、思想不集中、動作不協調。個別警察工作中的失誤和違紀違法行為往往與應激狀態下的憤怒情緒有關。

(1)憤怒情緒的表達形式

(1)自我壓抑。強壓怒火,忍氣吞聲,雖然不導致嚴重的行為後果,卻付出了損害身心健康的代價。

(2)自我懲罰。把對他人和某事件的憤怒情緒轉向自己,因為有理而無法或不能表達則毀壞自己的心愛之物,打自己,甚至自殘、自殺,做出自我懲罰式的發泄。

(3)報複發泄。以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為代價,宣泄自己的心理能量。

(4)自我發泄。當眾或獨自一人大哭、大叫、大鬧一場,緩解壓力。

(5)理智發泄。將自己的痛苦、憤怒向親朋好友或者心理谘詢工作著講述,求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或者,通過興趣、愛好,通過體育運動緩解心理壓力。

(2)克製憤怒的訓練方法

前麵提到的鬆弛訓練法和其它方法都可以用來緩解憤怒情緒,這裏再介紹一些實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