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最暖親情是你一生的依賴(3)(1 / 2)

適時的讚賞是儲蓄感情的良方。大凡有矛盾的家庭,都是表揚嚴重不足的。正因為表揚的欠缺,才會常常自我表揚。自我表揚在女士身上,又往往以絮叨這種表現形式為開始,在男士的沉默或暴躁中結束;男士的自我表揚多悶在心裏,急了時會千言萬語歸為一句話:“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

表揚,不是人事鑒定,更多是一種感受性的東西,是對對方價值和付出的肯定、認可和尊重,可以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化怨氣為力氣。僅在心裏記著對方的好處是沒用的,還得表現在口頭上,落實在行動中。要記住,如果你想讚賞對方,任何小事都會有閃光之處。

人人都把家看成自由的港灣,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在單位,領導是萬萬不能得罪的,同事也是一團和氣地你好我好他也好,客戶更是得罪不起的。憋了一天,回到家終於可以徹底放鬆了,脾氣也就上來了。但很少有人想到,最影響你生活質量的恰恰是身邊的那個人,最不能傷害的也是你的另一半。要知道,愛、恨多由小事生。尋常夫妻吵架就像小蟲啃噬樹根一樣,吵多了,傷人的話難免會說出口,天長日久會影響夫妻感情。

學會傾聽,對男人尤為重要。女人愛嘮叨,那是天性。其實她在說今天誰如何如何了,工作不順心了,菜價漲了,交通堵了,天要下雨了,都是一種表達慣性,隻要你給個耳朵聽,做出認真聽講並思考的樣子就行了。多數時候,女人要的是一種“你關心我”的態度,而不是你提供的答案。這是一個感情體貼與否的問題。日本的一項調查發現,大凡愛聽妻子嘮叨的家庭,夫妻和睦,且妻子大都身體健康(調查沒說丈夫是否健康)。聰明的丈夫會在認真聽(起碼是顯得認真)之後,適時地發出“嗯”、“啊”、“唉”、“是嗎”,然後巧妙地引出別的話題或吃飯看電視,於是天下太平。

最有效的交流,應該是讓你的話走進對方的心。雖說是“良藥苦口利於病”,但心理學早就證明,人在接受負麵信息時會產生自我防衛心理。說話者認為是真理的東西,到了聽話者耳中就變了味兒。聰明的做法是,把苦口的良藥包上糖衣喂給對方。

夫妻之間可以討論,但不能爭論。爭論是人際關係的一個陷阱,在爭論中是沒有贏家的,對夫妻來說更是如此。

在交流中應注意的方麵還很多,如,說話要看場合及對方心態,在朋友麵前要互留麵子;增強反饋意識,及時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注意男女有別,避免交流失誤;說話的態度和情緒有時比說話的內容重要。

如果沒有讚賞,隻有批評,那婚姻就不會幸福。使許多羅曼之夢撞擊離婚礁石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批評——無用的,令人心碎的批評。

讚賞是婚姻的興奮劑,批評則是一劑毒藥。要想讓婚姻幸福、家庭快樂,就要學會讚賞的技巧。

家是你永恒的港灣

有個年輕人離別了母親,來到深山,想要拜活菩薩以修得正果,路上他向一個老和尚問路,寒暄之際,年輕人說明動機,並問老和尚哪裏有得道的菩薩。

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年輕人,緩緩地說:“與其去找菩薩,還不如去找佛。”

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趣,忙問:“那麼請問哪裏有佛呢?”

老和尚說:“你現在回家去,在路上有個人會披著衣服,反穿著鞋子來接你,那個人就是佛。”

年輕人拜謝了老和尚,開始啟程回家,路上不停地留意著老和尚說的那個人,可是快到家裏時,也沒見到。年輕人又氣又悔,以為是老和尚欺騙了他,他回到家時已經是很深很深的夜裏,他灰心喪氣地抬手拍門。他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連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亂中連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淩亂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心裏也立即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