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兩個不對等的世界——社會心理學
為什麼會說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呢?雖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困惑,但是一想到別人也這樣做,也就忽略背後所隱藏的動機了。其實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些現象都是可以用心理學解讀的。這一章我們就帶大家去了解自己與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這樣也能讓你在社會中與人更加和諧的交往。
為什麼不出手相救
在地鐵中或馬路上見到有困難的老人,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想去幫他們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動的人卻很少。這是因為人一多,責任感就分散了,不由自主地產生“這麼多人在,即使我不幫忙,也會有別人幫忙”的想法。這其實是一種依賴別人的想法。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林格曼效應”。
是否曾在繁忙的街道上看到過車禍的發生,但是你卻冷漠地圍觀或者轉身離開,並且心裏會想肯定會有人報警或者叫救護車的,根本不需要我打電話。但是當你在偏僻的地方,周圍沒有其他人,你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此時的反應卻是不同的,你會迅速地打電話報警或者叫救護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美國心理學家拉特耐和古利也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們將參加實驗的人分別置於獨立的密閉中,相互看不見,隻能戴上耳機通過麥克風舉行討論會。在討論開始後不久,心理學家安排一個人假裝哮喘發作,借此觀察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幫助發病者求救。
最終得到的實驗數據:隻有一名受驗者和一名裝病的人開會時,在裝病的人發病後的3分鍾內,100%的受驗者都發出了求救信號;當有兩名受驗者和一名裝病的人開會時,有60%的受驗者發出求救信號;當受驗者增加到6人時,隻有30%的人發出求救信號。有別人在場時,人總會想:“即使我不求救,也會有別人求救的。”在現實社會中,大多數處於困難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況下都是這種心理效應起作用的結果。
很不可思議,對吧?但事實確是如此。
這些事實盡管讓人感到沮喪,讓人覺得正義感和同情心似乎都要消失殆盡了,但卻說明了人在危急狀態下表現得“冷眼旁觀”,不願提供幫助的真正原因。
1964年的一天,美國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慘案。
一天深夜,在酒吧工作的安吉下班以後返回自己的公寓,當她下車朝公寓方向走去時,忽然遭到了歹徒的襲擊。一個男人手持尖刀,向她連刺了數刀,安吉大聲呼救。這時,一個住戶從窗戶伸出頭對歹徒大喊:“放開那個女孩。”
歹徒有些驚慌,開始逃跑,但是當他跑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其他人,於是又返回來,再一次用刀刺向安吉。安吉繼續呼救,直到有人報警。警察接到報警後兩分鍾便趕到了現場。但這時,可憐的安吉已經沒有了呼吸。讓人不解的是,整個襲擊過程持續了整整35分鍾,公寓周圍一共有38個人目睹了這場殘酷的凶殺案,最終卻隻有一個人報了警。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向安吉伸出援手的話,她或許就有救了。
一對目擊者夫婦說,當時他們甚至搬了把椅子在窗前,坐著看完了整個經過。最後他們解釋以為早已經有人報了警。當問及其他目擊者的時候,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以為有人報了警”。
這件事情曝光後,這些人的行為引起了心理學家的好奇。按照通常的觀點說,在一件突發事情發生時,旁觀者越多,當事人就越能得到幫助,但是在這個案件中卻得到了相反的結果。
為此,心理學家做了很多情景還原實驗,並最終得出了結論:之所以沒有人報警,是因為存在一種“責任擴散”現象。也就是說,在突發事件中的旁觀者越多,人們心中的一種想法就越強烈,“有人會去幫助她的,就不需要我去了吧”。
看來,那些令人發指的冷漠者並不是真的冷血無情,實驗中發現那些沒有給他人提供幫助的人也並不輕鬆,他們大多感到焦慮和不適,甚至緊張、難過。但是,為什麼即使難過了,也不去主動向他人提供幫助呢?
原因就在於周圍人。周圍的人越多,人就越會淡化自己內心提供幫助的責任感,同時,連未提供幫助而形成的內疚、羞愧的感覺也隨之一起淡化。所以,當周圍人越多的時候,人們就越容易坦然地“冷眼旁觀”,既不伸手幫助,又不會感到羞愧。
這些事實盡管讓人感到沮喪,讓人覺得我們內心的正義感和同情心似乎都要消失殆盡了,但卻說明了人在危急狀態下表現出冷漠無情,不願提供幫助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