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宗明義篇(1 / 2)

似乎但凡一個正經的文章,在落筆之前都必定已然經過了百般思量,前因後果並經過,皆已推論再三,於何處鋪墊、何處升華、何處歸隱,作者在落筆之前皆已了然於胸。更有那種認真勤勉的作者,據說連資料大綱也要用上三兩萬字,及至下筆開篇,更是張弛有道,運筆生花,最終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情節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令案前讀者愛不釋手。

隻可憐暈暈原是理科出身,求學十幾年間滿腦子隻曉得些勾股定理矢量矩陣一類,並不精通此中門道,因而每每虎頭蛇尾,落得個貽笑大方玻璃心碎裂滿地的下場。

按說換作那臉皮薄的,早也就偃旗息鼓銷聲匿跡了,偏暈暈天生厚臉皮,反越挫越勇,竟腆著臉把賊手伸得愈加長了,如今且攀在巨人的肩膀上打起了主意!

其實若說起來,這主意擱在暈暈心裏也不是一天半天了。自小暈暈就有個癡病,不分白天黑夜就願意瞪著一雙死魚眼睛胡思亂想,雖屢招申斥依然死性不改。現今誤打誤撞在網上掛了三兩篇這白日夢的產物,又得了幾句好話兒,於是這癡病眼見著是愈加深了。

暈暈的年紀沾了個八零後的邊兒,八七版的紅樓夢熱播之時,暈暈七周歲,學前班畢業,小學一年級在讀,因而大字不識幾個,喜愛憎惡全憑本心。那時暈暈家的電視機隻可收看中央台和遼寧台兩個頻道,偏這兩個頻道到時間全都播放《紅樓夢》這一部年度大戲,因此即便不感興趣,沒有選擇的暈暈也被逼無奈的把整部劇從頭到尾地看完了!

因為沒文化,又加上本心不愛看,所以暈暈當時的狀態按現在換個稍微有文化一點的修辭來說就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在看的。那時的劇中人物暈暈一個也不喜歡,男人娘娘唧唧、女人哭哭啼啼,全不似《射雕英雄傳》一般的讓人看著熱鬧討喜!而暈暈小時候即已經是一個愛排序的強迫症患者,因而把劇中人物按照憎惡程度也列了個三六九等,而這其中,暈暈頭一個不喜歡的就是整日拈酸吃醋尖酸刻薄自己找茬抹眼油的林黛玉,次一個不喜歡的便是那賈寶玉了——一個男人,整日穿紅掛綠混在女人堆兒裏不說,偏還長了個濃眉大眼櫻桃嘴的白淨臉,這讓每日混得泥猴兒一樣的暈暈情何以堪呢?!

再長大一些,暈暈上了高中、進了縣城,讀的書多了一丁點兒,見識也寬闊了一些,於是頭一次聽說一本書竟然形成了一種文化,還有一個名字叫紅學!也是在那時,暈暈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沒文化!傻暈棄之如敝屣的林黛玉竟然是眾多人心中的朱砂痣、明月光,愛之憐之,‘恨不得以身代之’,而暈暈眼中的二刈子色胚賈寶玉,竟然是什麼反抗封建社會製度的叛逆者!

當年乍一看到這些言論,暈暈無疑是惶恐的,隻是惶恐之外,暈暈猶自不服。人雲亦雲的事暈暈見得也不少,於是十幾年前暈暈這個理科女愣是牛心左性地耗盡高二下半年以及高三上半年所有的課餘時間零零碎碎地把《紅樓夢》原著大部頭通讀了一遍!

隻可惜通讀完了,暈暈依舊不喜歡林黛玉,也依舊不喜歡賈寶玉,庸俗的見識沒改變一星半點兒——徹底沒治了!

注定是個俗人的暈暈沒那文化底蘊和人家文學大家叫板,但也不願意丟棄本心,於是十幾年來唯有自己默默地討厭著林黛玉、瞧不起著賈寶玉……

倘若沒有網絡文學這個東西,可能暈暈這輩子注定隻能在心裏做這樣一個小人了,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如今網絡上百花齊放,各種同人文層出不窮,暈暈博覽群‘同’之後,於夜半無眠之間也竊喜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