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落第不灰心(1 / 1)

曾鞏,北宋江西南豐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胞弟、表弟共六人,幾次在科舉考試中都未考中進士。

有一年,曾鞏與大弟應試,不料又名落孫山。他的家鄉有個不喜歡曾家子弟的人,作了一首詩諷刺曾鞏。詩雲:

三年一度科場開,

落殺曾家兩秀才。

有似簷間雙燕子,

一雙飛去一雙來。

曾鞏對此並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諸弟要經得住失敗的考驗,在學習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讀。

不久,曾鞏與胞弟、表弟共六人,都被當地舉薦應試。在赴京參加省試前夕,六人一同來到堂屋,拜別曾鞏母親。曾母感歎地說:“你們六人當中,隻要有一人金榜題名,我就心滿意足了!”

考試張榜:曾鞏兄弟六人都中進士,且名次都在前列。

點擊成長:

人要有自己的誌向和追求,這樣學習才有其現實的動力。有信心堅持自己追求的理想和誌向,落第不灰心,尤其對莘莘學子們更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