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不可不知的情緒心理學(2)(1 / 3)

與“酸葡萄”心理相對應的,是一種叫“甜檸檬”的心理。就好比如一個人拿著青青的沒熟的檸檬,明知檸檬熟透了才甜,但因為手上隻有沒熟的,偏說自己這個檸檬味道一定很好,會特別甜。

現實中,人們的“甜檸檬”心理同樣比較普遍。例如,你買了一雙鞋子,回來後覺得價錢太貴,顏色也不如意。但當你和別人說起時,你可能會強調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質地是純高檔皮料,即使價格貴點兒也值得。還有,雖然你知道自己的男朋友有不少缺點,但在外人麵前,你往往喜歡誇獎他的優點。

關於酸葡萄甜檸檬定律,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

心理學家招募一定數量的學生來從事兩項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件是轉動計分板上的48個木釘,每根釘子順時針轉四分之一圈,再逆時針轉回,反反複複進行半個小時。另一件是把一大把湯匙裝進一個盤子,再一把把地拿出來,然後再放進去,來來回回半個小時。學生們完成工作後,分別得到了1美元或20美元的獎勵,同時,心理學家要求他們告訴下一個來做實驗的人這個工作十分有趣。結果發現,與一般的預期相反,得到1美元獎勵的人反而認為工作比較有趣。

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人們對已經發生的不滿意或不好的事情,傾向於通過自我安慰,把事情造成的不愉快等消極影響減輕。

自我調試

通過這個定律,我們可以發現,對於相同一件事,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結論就會不盡相同,心情也會不一樣。例如,當你失戀時,與其沉浸在過去的痛苦煩惱中,不如想一想,下一次遇到的人會比錯過的這個好很多;當你遇到挫折時,可以想想“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也是一種收獲;當遇到丟東西等倒黴事時,不妨想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知道,現實中幾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積極性和消極性,如果你隻看到消極的一麵,隻會令自己陷入低落、鬱悶之中;相反,如果換個角度,從積極的一麵去看,一切也許就會豁然開朗。

05 鏈狀效應:微笑化解抱怨

名詞解釋

鏈狀效應,是指一種影響的作用力,人們在一起時會因為相互影響而發生改變,在特定的環境下,人們會有特定的行為。它強調人們相互的影響作用和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

定律由來

古語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以及環境對人的影響。

現實演繹

無論是老板還是同事,與你合作是希望你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聽你抱怨。做好工作是你的本職,抱怨隻能讓人討厭。如果你不能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死期”不遠。

小王剛出來打工時,和公司其他的業務員一樣,拿很低很低的底薪和很不穩定的提成,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辛苦。當他拿著第一個月的工資回到家時,向父親抱怨說:“公司老板太摳門了,給我們這麼低的薪水。”慈祥的父親並沒有問具體薪水,而是問:“這個月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財富?你拿到的與你給公司創造的是不是相稱呢?”

從此,他再也沒有抱怨過,既不抱怨別人,也不抱怨自己。更多的時候隻是感覺自己這個月做的成績太少,對不起公司給的工資,進而更加勤奮地工作。兩年後,他被提升為公司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工資待遇提高了很多。他時常考慮的仍然是:“今年我為公司創造了多少財富?”

有一天,他手下的幾個業務員向他抱怨:“這個月在外麵風吹日曬,吃不好,睡不好,辛辛苦苦,大老板才給我1500元!你能不能跟大老板建議增加一些。”他問業務員:“我知道你們吃了不少苦,應該得到回報,可你們想過沒有,你們這個月每人給公司隻賺回了2000元,公司給了你們1500元,公司得到的並不比你們多。”

業務員都不再說話。以後的幾個月,他手下的業務員成了全公司業績最優秀的業務員,他也被老總提拔為常務副總經理,這時他才27歲。

去人才市場招聘時,凡是抱怨以前的老板沒有水平,給的待遇太低的人他一律不要。他說,持有這種心態的人,不懂得反思自己,隻會抱怨別人。

怨天尤人,一點兒益處也沒有,不僅對你的工作不會有任何幫助,還會讓別人看低你。所以,把自己消極的情緒鎖起來,永遠呈現出積極陽光、精明能幹的一麵,這才會贏得別人的心。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招進愛抱怨的員工,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同愛抱怨的人打交道。抱怨隻能使人討厭。即使別人看上去無動於衷,其實內心深處早已將抱怨的人列為不受歡迎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