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不可不知的戀愛心理學(2)(1 / 2)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對自己的性格和對方的性格都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夠尊重彼此的性格。性格是人對事物所表現的經常的、比較穩定的理智和情緒傾向,並無優劣之分。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長處和短處。例如,外向的人開朗,但做事容易急躁;內向的人沉穩,但做事往往沒有魄力。

2.彼此要懂得揚長避短,異質互補。

夫妻也好,情侶也好,雙方之間的經曆、興趣和脾氣不同,即所謂的“異質”,這些是可以互補的。但是,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男女雙方應該注意克製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不是千方百計地去改造對方。要學著互相尊重,互相幫助,這樣,雙方之間才會和諧、美滿,實現“優勢互補”。

3.平時雙方一定要多溝通,多交流

當你們出現爭吵或分歧時,不要一味地去想對方的不足,用各種言語喋喋不休地指責對方,要看看自己是否也想到了對方的需求,把各自的內心擺出來,使彼此之間更加了解,更加和諧。

04 布裏丹毛驢效應:愛在猶疑不決中消逝

名詞解釋

布裏丹毛驢效應,指在決策過程中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很多時候,機會稍縱即逝,並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去反複思考,反而要求我們當機立斷,迅速決策。如果我們猶豫不決,就會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定律由來

布裏丹是大學教授,他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一天,送草料的農民出於對布裏丹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結果,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的幹草之間,左看看,右瞅瞅,始終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就這樣,這頭可憐的毛驢猶猶豫豫、來來回回,最終在無所適從中活活餓死了。後來,人們把這種效應稱為布裏丹毛驢效應。

現實演繹

“優柔寡斷”不隻是布裏丹養的那頭小毛驢犯的錯誤,在人類當中也常常出現。我們總是認為這個詞是女人最大的通病,尤其是當她們身處愛情的迷城的時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在抉擇伴侶的時候,不光是女人,男人也一樣,總是東想西想,不知所措。害怕一時做錯決定,選錯了人,造成自己終生遺憾。

小王今年33歲,外表文質彬彬,事業小成,有房有車。在這個同齡人基本都已結婚的階段,心急的父母催他一次又一次地相親,他自己也很聽話,一個半月內結識了5個女人。

本以為選擇的範圍越大,對自己越有利。誰料,在這5個女人當中,有兩個女人令小王始終搖擺不定。一個叫小麗,27歲,身高168厘米,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美女。工作、家庭以及其他方麵都不錯,就是脾氣性格有點火暴。另一個叫曉夢,25歲,小鳥依人型。家庭背景很好,父母都是高幹,外表清純可愛,但非常嬌氣。

因為兩人各有優勢,也各有缺點,弄得小王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種徘徊和猶豫持續了一年,小王與兩個女人也拖拖拉拉地交往了一年,但始終不敢肯定自己該與誰廝守一生。

結果沒多久,小麗告訴小王:“我們隻適合做普通朋友,因為你的優柔寡斷根本不適合我。”無獨有偶,沒幾天,曉夢也給了小王一個明確的答複:“在感情上,我更喜歡勇敢的男人,我們還是做好朋友吧”。

小王的優柔寡斷,使他對小麗、曉夢兩個女人的愛意最終都未能升級到一生一世的廝守之情。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曾說過:“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約有兩萬個人適合當你的人生伴侶,就看你先遇到哪一個,如果在第二個理想伴侶出現之前,你已經跟前一個人發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賴的深層關係,那後者就會變成你的好朋友;若你跟前一個人沒有培養出深層關係,感情就容易動搖、變心,直到你與這些理想伴侶候選人的其中一位擁有穩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開始,漂泊的結束。”

也就是說,愛上一個人或許不需要靠努力,隻要彼此有緣分、有感覺,就已經產生了愛意。但是,想持續地愛一個人,就要靠長期的“努力”了。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