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20幾歲一定要知道的15個情愛心理常識(1)(1 / 3)

婚姻就像一座城。在城外的人想進去,在城裏的人想出來。想進去的時候,我們認為愛情是甜蜜的;想出來的時候,我們認為婚姻是無聊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男女之間真的無法相愛到地老天荒嗎?

愛一個人時似水流年,不愛一個人時度日如年

男女之間的情愛,是一種奇妙無比的心理狀態。有時,甚至會讓我們的感官違背物理常識,獲得超乎尋常的心理體驗。

一個男孩在失戀後,給曾經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女友寫了最後一封信,他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品嚐過這種無所依靠的感覺,時間過得是如此的慢,內心是如此的痛苦。我拚命地支撐著,想象著我們以前在一起的日子,那些快樂的時光,好像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像他這樣的體驗,是戀人之間的普遍心理。兩個人相愛的時候,時間就像嘩啦的流水,挽不住,留不下,短得猶如夜裏盛開的曇花。

可是發生矛盾或者分手以後,時間突然就像沒了油的汽車,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停泊在了紅綠燈路口,簡直度日如年,恨不得趕緊讓自己忘掉現在的狀態。

這就是時間錯覺的心理,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尤其在愛情生活中,我們總是有選擇地接受某些利於自己的情緒。愛一個人時,盡情享受著相愛的愉悅,看不到除此之外的風景,時間就過得飛快,內心充滿了戀戀不舍;可是不愛時,一秒長過一分鍾,一天長過一年,在情感的折磨中祈禱時間趕緊過去,傷口盡快愈合。

看來,時間錯覺的確是一種有意思的心理,那麼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心理學家解釋,人們總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就容易感覺時間過得比較快;反之,人們討厭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當然就會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了。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正常的心理,表現在情愛中,就是留戀幸福,嫌幸福太短,拒絕痛苦,嫌痛苦太長!

有位愛情專家說:

“愛情的幸福期隻有一天,而愛情的痛苦期卻有三個月。當你要忘記一個人時,需要的時間是她在你腦海中存在的時間的一半。”對於失戀的人來說,前一半是短暫的,而後一半則像時間永久停止一樣的漫長。

時間錯覺既然是正常的心理現象,那它有什麼特點和規律呢?

第一,它是時間的一種欺騙性。幸福時,時間不經意間從我們身邊溜走;不幸時,它卻纏著我們不放,一日如同三秋,讓人好不煩惱。

我們需要它時,它跑得飛快,一點都不夠用;我們不需要時,它充裕得讓我們感知到生命的無聊。

第二,它是我們的感官對外界刺激的一種正常反應。比如二戰時的一位美軍潛水艇的乘員,在海上遭到日軍的軍艦用反潛炸彈轟炸了15個小時後,在日記中說“那段時間就像捱過了1500年”。對於死亡的恐怖,使他的感官產生了時間錯覺。再比如,我們跟戀人的一場甜蜜約會,明明在一起度過了一個幸福的夜晚,第二天卻會感覺隻不過是一眨眼的事情。因為,對於幸福,我們的感官總是永不滿足的。

時間雖然經常給我們錯覺,可事實上,這隻是我們的一種心理反應。真正的時間一直是“我行我素”地前行,不快也不慢。要想讓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多一些,我們還是要牢牢把握住時間,對幸福的留戀少一些,對痛苦的躲避少一些。幸福的時候居安思危,痛苦的時候正視現實。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愛情更保鮮,讓自己的人生更成熟、更成功!

為什麼在病痛麵前,愛你的人陪著你就不那麼痛了?

你有沒有這種體驗?當你生病或者傷口疼痛時,愛人陪在身邊,用溫柔體貼的話安慰你,你就會感覺疼痛像水一樣流走了、減輕了。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種心理體驗。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相愛的人之間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幫助對方戰勝痛苦?

有一個年輕人生病了,得了偏頭痛。醫生告訴他,許多人曾被這種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承受不住的人就選擇了自殺,讓他做好心理準備。果然,當病痛發作的時候,年輕人疼得抱著頭在床上打滾,汗如雨下。一度有幾次,他都不想活了,想從窗口跳下去,給自己來個幹脆的了結。

一個老醫生看見了,就問他:

“孩子,你有女朋友嗎?”年輕人捂著腦袋,說:

“有啊,她在另一座城市工作。”老醫生建議道:

“就讓她過來陪陪你吧,這一個月,會是非常艱苦的治療過程,也許她在你身邊,會對你的病情提供很大的幫助。”

年輕人按照老醫生的建議,給女朋友打了電話,告訴她,自己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疼起來簡直要命。女朋友哭得桃花帶雨般趕了過來,每天守在他的身邊,為他做飯洗衣。一刻也不離開他,握著他的手,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奇怪的是,當病痛再次發作時,年輕人感覺似乎並不是那麼痛苦了。因為愛人的陪伴,他發現自己充滿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內心充溢著堅強,身體的痛楚也減少了一大半。經過醫生一個月的治療,他果然恢複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