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心理谘詢師馬誌國(2 / 2)

我不敢生病,隻要請假就意味著收入的削減,意味著節衣縮食仍不能保證還錢。可偏偏身體大不如前,我常會全身酸痛肌肉緊張,沒來由地心慌氣短,心裏都是不愉快的事,終日憂心忡忡,晚上也難以入睡。好不容易看過醫生,卻說我沒病。沒病我這是怎麼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作體化症的心理障礙,又稱軀體化障礙,是指一個人在遭遇挫折或麵對壓力的時候,對挫折或壓力的反應主要表現為軀體的症狀,卻又檢查不出內科性質的軀體毛病。通俗地說,體化症就是心病跑到身體上來了。故事中女士的磨牙、失眠、心慌、氣短、頭暈等種種軀體症狀,都是心理壓力的軀體化反應,屬於體化症。由於女士軀體化的症狀源於還貸造成的心理壓力,所以有人把這樣的體化症叫作“還貸綜合征”。時下,遭遇還貸綜合征者並非絕無僅有。

應對還貸綜合征的關鍵是化解還貸的心理壓力。化解壓力的對策如下:

首先是認知調節為主。不是誰都可以過借貸買房的日子。要想學美國老太太的消費觀,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那種背著一身債也能自在過日子的人。如果不是,就別和自己過不去,趕緊賣房還債,心病才好根本解除。以故事中女士的爭強好勝、心急氣躁、有時間緊迫感的性格,就不適合借貸買房,如果人格上不能有效地改變,還是得學學中國老太太才好。如果是,可以轉換視角看問題來減緩壓力。比如,貸款買房不是受罪,而是會享受生活;再比如,如果多一些兼職,不是生活所迫,好比科學家的廢寢忘食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充分體現自我價值:又比如,背著債,我還住著新房呢,好事還能全給一家。如此,一件事從不同的視角看,感覺會截然不同。接下來是進行“心理除法”,把還貸目標分解延遲,比如故事中女士的債務10年還清,每月不過2000.這樣眼下關注的目標小了,心裏的壓力也就輕了。

其次是行為調節為輔。一是宣泄。如果壓力較重的時候,可以找朋友聊聊,起到宣泄緩解的作用。二是轉移。保證業餘生活,比如跳舞,比如踢球,都可以轉移興奮中心,緩解壓力。我們的誤區常常是:沒有心情,怎麼活動?心理學的忠告是,事情往往剛好相反,活動也可以改變心情。三是情愛。夫妻一起每晚散散步,入睡前相互撫摩,也是緩解焦慮的好辦法。當然,適時地專心營造夫妻性生活,也會激發生命的活力,享有好心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