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為什麼兩任丈夫一個樣(2 / 2)

婚姻生活,對此作出昀好的詮釋。周圍的世界那麼大,身邊的人那麼多,我們為什麼選擇這個人作為生活的伴侶?似乎是偶然巧遇,其實並非偶然,一定有必然的因緣。究竟一個怎樣的人和自己走進婚姻,原因不在對方,而在我們自己,一定是因為我們自己。我們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不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我們自己的人格特征,價值取向,擇偶標準,都必然製約了我們的選擇。比如,俗話說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說的就是擇偶的“相似性原則”;一個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和一個喜歡惟命是從的人,容易走到一起,就是擇偶的“互補性原則”的體現。不管是相似性,還是互補性,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這正如進了商店,究竟每個人選購了什麼商品,一定是每個人自己的喜好所決定的。既然是自己的選擇,自然應該負責。但是,由於情況的變化以及需要的多元性,難免發現自己的選擇也有缺憾。於是,婚姻難免要重新選擇。但是,同是再婚卻會有不同結果:有人再婚找到了新的幸福,那是因為改變選擇首先改變了自己;有人再婚卻重複了過去的痛苦,那是因為隻改變了選擇而沒有改變自己。這樣說來,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即使離開了那個“他”或“她”,還會再找一個同樣的“他”或“她”。

靜宜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不是命運給了她兩任同樣的丈夫,而是她的心讓她做了同樣的選擇,於是,她親手複製了幾乎同樣的婚姻。靜宜的擇偶就體現了互補性:一個任性的自我中心的“公主”,自然要選擇惟命是從的“仆人”。但是,人的需要很多。即使強悍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麵,女人都需要男人是靠山。這樣的需要不能滿足很痛苦。於是,男人的順從被看成了窩囊。第一次婚姻失敗後,靜宜沒有反思自己,改變自己,而是草率地重新選擇,於是,重複了“過去的故事”。

怎樣避免重複“過去的故事”?

每一位誤入圍城的朋友,如果你決定突圍,那麼衝出原有的圍城之後,昀需要做的是,讓自己靜下心來。離異之初,人處於情緒化心弁下,智慧會降低,甚至很“弱智”。這個時候,昀不該做的事是選擇。許多再婚的失敗,往往都是草率選擇的結果。靜下心來做什麼?為的是看清前麵婚姻的成敗得失。其中關鍵的關鍵,在於勇敢地挑戰自己,在於深刻地反思自己,在於看清自己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然後,從改變自己開始,來改變生活,來創造新的生活。

末了,還想說的是,不論你怎樣審慎地重新選擇,任何一樁婚姻都不可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要。好事怎能都給一個人?即使我們改變了自己,麵對再婚,我們也隻能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麵能夠“基本”滿足,就是可以好好經營的婚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