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旭離婚(1 / 3)

嚴旭離婚

霧戌山一家人在嚴國強的默許下,嚴澈的婚事不動聲色的被攔了下來。

嚴江不明白老父親什麼意思,但是自此之後,他每日防著藤子都的動作愈演愈烈,完全以防賊一般無二的姿態,防著那藤子都眨眼兒功^夫都鬆懈不得的想往嚴澈身邊湊的舉動。

嚴江這樣的舉動,很得趙翠花的心,每每夜裏,勞作一天的嚴江總能得到潑辣婆姨柔情蜜意的一番犒勞。

對於趙翠花的那些心思,嚴江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嚴澈是他的弟弟,他自是要為了弟弟的將來負責;趙翠花是自己孩子的娘,如此在乎自己弟弟,他自是也覺得寬慰……畢竟叔嫂關係自古都太多嫌隙,一直擔心趙翠花的性子給嚴澈難看,如今看來難看是沒必要了,但是……看著藤子都每每哀怨看向自己的眼神……嚴江多少又心生一種愧疚。

冗長歎息一聲,嚴江在箢篼裏抓了一把魚食兒,灑進了池塘裏。

頃刻間,池塘一陣嘩啦啦的水聲響起。

“哎喲,不經不覺,這魚都這麼大了。”張超英端著竹簸箕剛巧路過,看到嚴江喂食的魚兒們偌大的動靜,不由得又是一陣大呼小叫:“好彩好彩,這次總算安安生生沒事兒出了。”

嚴江回頭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上次賣魚的事兒就嚴澈和他知曉,就連趙翠花也是大概有過揣測,卻也沒有多問……至於家裏這邊,嚴澈交代了,他當哥哥的當然不可能“泄密”。

“老大呀,三兒又說了咱這些魚怎麼賣麼?”張超英幹脆把竹簸箕放到青磚路邊,走到池塘邊的嚴江身邊,帶著憂色:“看這一塘子猛生生的魚,可不是幾十百把斤能打發的啊!”

嚴江點點頭,嘴角一彎,道:“嬸兒,您就別瞎操心了,這不還有我和三兒麼?”

張超英聞言一愣,遂地“噗嗤”笑了出聲:“可不,瞧我操什麼心啊!家裏還有你和三兒呢!嗯,小藤也是不錯的!”

嚴江聞言,手一抖,箢篼直接掉到池塘裏,魚食兒暈開,引得更多的魚兒爭搶,就連居住在池塘的新移民也舉家出擊。

這一刻,與池塘邊一興起喋喋,一僵硬抽搐的兩個人相比,池塘中,更顯得熱鬧無比,喧嘩異常。

嚴澈把竹籃裏的重新換了一個暖手袋後,小心翼翼地把那枚巨蛋放置其中。

安置妥當後,嚴澈看了一眼房間裏空蕩蕩的角落,不由得無奈搖頭,歎息一聲:“真是,有這麼做父母的麼?自家下的蛋從來不管,我倒成了它倆的保姆了。”

嚴澈說的不是別人,正是竹籃裏那枚巨蛋的親生“父母”小金小銀兩隻。

自打小金小銀被接回了霧戌山後,小銀的“身體”剛好一些,兩隻就完全沒有為人“父母”的樣子,每天都不知道跑去了哪兒,見其一麵難上加難。

為此藤子都還打趣嚴澈道:“我覺得吧,這下蛋的不是小銀,你倒比較合適。”

當然,藤子都這話沒討得好,原本還能趁嚴江不注意過來拉拉小手的親密動作,恁是被嚴澈帶著陰森的淺淺笑下,毫不留情地狠狠拍開。

其實吧,嚴澈心裏也沒底兒,特別是在老父親隱晦地幫他擋下了結婚一事後,嚴澈“做賊心虛”的心態就更加忐忑,總覺得在愧疚之餘,有種小孩子做錯了事,極其害怕被家長知曉的情緒無限蔓延。

歎了一口氣,嚴澈眼睛一閉,再次睜開眼時,雙眸清澈中帶著一片“船到橋頭自然直”、“反正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大不了到時候主動交代,不如爭取來個坦白從寬”……等等‘視死如歸’的光棍執念。

畢竟,他的那點事兒,常人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是一向生活在農村,思想頗為簡單而傳統的老父親。

且不說老父親,單單是嚴江……嚴澈歎了一口氣,黯然心討:恐怕就算是大哥,哪怕嘴上不做什麼,在心裏也斷是難以接受的吧?!

悻悻地起身,嚴澈眼底的清澈頓時變成茫然,恍惚地走出房間。

抬頭看著今天難得的晴空萬裏,蔚藍得令人賞心悅目,嚴澈卻覺得一片黯淡。

看著擱置在院裏的那個半徑都有一米的竹簸箕裏的桂花,嚴澈堪堪忍下慌亂的情緒,走了過去,伸手一點一點地攤開裏麵的桂花。

這些桂花的用途,嚴澈心裏早有了計較……曬幹之後,一半會被嚴澈用來烘焙成香鬱的桂花花茶;而另一半,嚴澈準備放到新開的網店裏,兜售給那些老早就對霧戌山山莊裏幾株桂花打了主意的網友們。

隱約聽見池塘那邊嚴江和張超英的說話聲,雖然聽不清在說什麼,不過,似乎張超英興致很高,語調愉悅。

對此,嚴澈也是喜於樂見的。自打回到嚴家灣,曆經數次波折,雖說也會覺得疲憊的時候,但是看著親人們越來越緊密的關係,嚴澈覺得這才是真真的財富……一家人和睦相處就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不由的,嚴澈手下一頓,想到這幾天被折磨得挺慘的藤子都,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心討:埋怨憎恨,其實挺累的!人累心更累!

思及如此,嚴澈抬頭望向院門口,一大早藤子都就被嚴江趕出去,跟在嚴國強和嚴國盛身後,去蔬菜大棚那邊打下手了。

李軍的超市和杜西源的蔬菜瓜果市場又派人派車來收菜了,說是因為冬季的來臨,市麵上的蔬菜種類愈發減少,而嚴家灣的蔬菜大棚因為瀛都西源集團的介入,嚴家灣的蔬菜大棚得到了西源集團的充足資金投資,早已不是先前那個小打小鬧的樣子,而是大規模的張開了蔬菜大棚種植。

規模大了,就不能單調的還靠著手把手去挖地下麵,需要一些機械輔助了。這樣下來,自然不是簡單的農民兄弟就能掌控駕馭得了的。

杜西源還算厚道,從和李軍商議妥如何“分贓”後,又跑來和嚴家灣鄔子蕩簽了一係列協議……手續俱到,這才開始往蔬菜大棚裏砸錢,引進不少先進的科學器械進行種植大棚翻新改革……當然,他還不至於為了產量而無視“綠色蔬菜”這個名頭。

隻是,先進的器械有了,當地人不會使用怎麼辦?

杜西源一點也不著急,請了師傅來教導大家如何使用之外,又從國內某名牌農業大學請來了教授與教授們得力的學生,豪爽地掏腰包,請求這些專業人士為嚴家灣與鄔子蕩的人傳授知識。

嚴家灣與鄔子蕩的人爭氣,來的教授們也極為認真,不但沒有用那些莊稼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而且盡職盡責地教到大夥兒不說全全精通,卻也讓這批超齡的,原本識字宣少的好好學生地學了個四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