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欲望是人生的一杯苦酒(2 / 3)

原來,他的父親——那位老謀深算的商業活動家深知,經商必須具有很強的社會交往能力,人際關係在商業活動中異常重要;要想在商業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充分了解人的心理特征,熟悉處世規則,善於與人交往,給人留下良好印象,使人信任自己、願意與自己進行合作。這些能力,在任何學校裏都是學不到的,隻有在社會上、在工作中才能鍛煉出來,而鍛煉的最佳去處就是政府部門。在複雜的政府部門裏,為人處世都要格外小心謹慎。

拉福在政府部門一幹就是5年,期間他從一個稚嫩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名世故、老成、圓滑、不動聲色的公務員,並結識了一大批各界人士,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關係網絡。

5年的政府工作結束後,拉福已經具備了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種條件,羽翼逐漸豐滿。於是,他決定辭職下海,去了父親為他引薦的通用公司熟悉業務。

此後,又過了兩年,拉福又熟練掌握了商業運作技巧,成績斐然。這時候,他不願再耽誤更多的時間,婉言謝絕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跳出來自創了拉福商貿公司,開始了夢寐以求的商業計劃。

由於拉福的準備工作太充分了,所以他的生意進展堪稱神速。20年後,拉福公司的資產從最初的20萬美元發展到2億美元;拉福本人也躋身於受人尊敬的成功商人之列。

1994年10月,拉福率團到中國進行商業考察,在北京長城飯店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談起了自己的經曆。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應感謝父親的指導,正是因為父親幫他策劃、設計了一個重要的人生規劃方案,才使他最終功成名就,一生無憂。

根據拉福的述說,這個人生方案的成功策劃軌跡,如下圖所示:

工科學習,工學學士→經濟學學習,經濟學碩士→政府部門工作,鍛煉處世能力,熟悉並建立人際關係→大公司工作,熟悉商業環境→獨立創辦公司,開展經營業務→發展事業,創造財富。

這個人生方案策劃的成功之處在於:脈絡清晰,步驟合理,充分考慮了個人興趣、個人素質,著重突出了職業技能的培養。有了這個方案,加上拉福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他的人生成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命運不是任何人能安排的

命運不是任何人能安排控製的,包括上帝,自己的命運隻有自己去把握、去創造,隻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和堅持,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一位父親帶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雙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在凡·高成名前他隻是個連妻子都沒有娶上的窮人。”

第二年,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子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生前就生活在這個閣樓裏?”

父親回答:“安徒生是位著名的作家,在他成名前是一位貧窮的鞋匠的兒子。”

這位父親是個黑人水手,他每年都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之間。這位兒子則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20年後,在回憶童年時代的這段經曆時,這位名記者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靠賣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種出身和地位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我有一位好父親,他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人的經曆告訴我:上帝沒有這個意思。”男孩最後成功了。

金錢不是人生的一切

讓金錢支配了自己的生活,財富使心理壓力上升,失去心理平衡,輕鬆愉快的心情自然就一去不複返了。

從前有位富翁,雖不是富可敵國,卻也稱得上富甲一方。但他仍然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賺錢,好像賺錢是他惟一的嗜好,而輕鬆快樂的生活則與他無緣。

他有位窮鄰居,整日都很悠閑自在,不時從他那陋室裏傳出歡樂的琴聲。

富翁感到很奇怪:自己這麼有錢,居然沒有那個窮小子活得快樂。他問仆人這是什麼原因。

這位仆人很聰明,說道:“你的鄰居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安於清貧。你若想要他變得不快樂,也是能辦到的。”

“怎麼做?”富翁問。

仆人說:“隻要你拿10萬塊錢給他,他從此就拉不出這麼快樂的琴聲了。”

富翁根本不信,說:“世上的人都離不開錢,哪有人有了錢反而會不高興的?”

仆人接著說:“如果你不信,我跟你打賭好了:要是我輸了,就一輩子給你白幹活,不要一分錢。”

富翁樂壞了,他認為仆人輸定了,仆人將一輩子免費為自己工作。退一步說,即使仆人贏了,自己不過損失10萬元錢,也僅隻算是九牛一毛。這太合算了!於是,富翁懷著必勝的把握滿口應允了:“好吧!今天我跟你賭定了,咱們立字為據!”

當天晚上,富翁和仆人一起把10萬塊錢送給了他的窮鄰居,還特別強調說,這錢隨他怎麼花都行。

這位窮人意外地得到一大筆錢,不禁欣喜若狂,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富翁與他非親非故,平時幾乎沒有任何往來,怎麼會送這麼多錢給自己呢?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個富翁是否有什麼陰謀詭計?但從富翁的態度和仆人的表情來看,根本不像是在算計他。更何況,他們還給自己留了字據呢!隨後,他又想,莫非這些錢是假的,富翁想拿來愚弄自己嗎?他仔細查驗了一遍,發現鈔票全是真的。

這位窮鄰居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弄得一夜沒睡著覺。這些錢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存銀行吧,現在利息太低,不劃算;拿去投資呢,自己又沒經驗,虧了豈不可惜!要不就去買房子、買家具?但想了想又不太夠,全花了,手上又沒錢了,況且還需要自己添錢,這也不太好。

那該怎麼辦呢?他整個晚上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來一個穩妥的好辦法。

第二天,他哪幾也沒去,怕錢被人偷了。

第三天,他想應該去買些好酒、好肉來享受一番。於是,他去了一家大商場,挑選了一大堆東西。看著他猶豫不定的樣子,一個店員始終密切注視著他,像防賊似的。平時他去這家商場隻是閑逛,或隻買點非常便宜的東西,這一次一反常態,更讓那位勢利的店員對他“另眼相看”了。

當他發覺店員用懷疑的目光盯著自己時,原本愉快的購物變得讓他很不舒服。他匆匆付完款就走了。回到家裏,心中還有餘氣,而且又為如何保存或花費錢開始犯愁了。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心思拉琴了,更別說拉出原來那種快樂的琴聲。

對於一個失明者來說,尚能靠腦袋來工作,完成幾百篇論文。而健全的你我能嗎?

1735年,歐拉研究出了一種計算行星軌道的方法,他立即用它去計算一顆行星的軌道。整整計算了一整天,沒有結果。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對,經過檢查,不是!於是,歐拉忘了吃飯,忘了睡覺,不停地算啊,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