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嘴巴是重要的五官之一。嘴巴也能為我們做很多事。吃東西時,我們需要用嘴巴咀嚼;交流時,我們需要用嘴巴說話。嘴巴長時間地運動,使得嘴部周圍的肌肉也變得異常發達,嘴部的動作也成了被人看穿內心的突破口。因此,關注自己或他人的微表情,絕對不能忽略了嘴部。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動作:說話時習慣用手遮住嘴巴,或將嘴巴湊到對方的耳邊去,即所謂的“交頭接耳”。而且,用手遮住嘴巴的動作也分幾種,比如將整個手掌都貼近鼻子來遮住嘴;或用微微分開的手指遮住嘴;或將雙肘都撐在桌麵上,用重疊的雙手遮住嘴。然而不管哪種姿勢,這種身態語言都在展示著你的內心活動,即對他人存在一定的警戒心理,因此才采取了這種不願被他人識破自己本意的防禦姿態。還有打電話時,如果你也習慣用手捂著話筒說話,也展露了你的這一心理特征。
達爾文曾說:“以手掩嘴是一種吃驚的姿勢。有時一個人對他所說出的話感到抱歉或吃驚時,就會這麼做。這動作好像是希望能製止我們所說的話,雖然這話已脫口而出了。”一些執法人員也認為:說出話後突然以手掩口的人,暴露出的是一種由自我懷疑到完全說謊的情緒。所以,當執法人員在審訊嫌疑犯時,就會特別注意這一動作。
一個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工作人員稱,由於工作的嚴格保密性,他在公共場合和同事談話時經常要做以手掩嘴的姿勢,以防別人偷聽。結果習慣成自然,回家後他在與父母說話時,也經常習慣地用手掩住嘴,他的父母便說:“兒子,你用不著提防我們,不必捂著嘴說話。”在父母的監督下,他的這一習慣才逐漸改掉。
另外,抿嘴和嘟嘴這樣簡單的麵部運動,也能體現出你的內心活動。
在做抿嘴這個動作時,上下嘴唇都需要施加壓力,使嘴巴閉合得更緊,意圖阻礙任何東西進入體內。事實上,此時你應該會有一種比較消極的情緒反應,比如你可能遇到了麻煩,或有什麼煩心事。根據這個動作,別人便可以斷定你遇到的問題並不大或是隱性的,並可能是長期存在的。
如果你的嘴唇已經變得僵硬甚至歪斜的話,此時別人會從你的嘴部表情斷定你的內心應該是相當焦慮不安的,認為你可能遇到了較大的麻煩,正身處困境之中。如果事態進一步發展,那麼你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哭喪的臉孔了。
通常來說,嘟嘴的動作會出現在孩子的臉上。不如意時,小孩子就會嘟起他們的小嘴,甚至很快就會發出哭聲。我們成年人一般不會輕易地嘟起自己的嘴巴。但是,有時我們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快速、幅度不大地嘟嘴。為什麼呢?因為稍微嘟嘴是我們想要說話的前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看出一個人欲言又止的呢?恰恰就是看他嘟起的嘴巴。
此外,談判時我們也容易出現縮攏嘴巴、將嘴巴嘟起的動作,這時這一動作表示的是我們反對或不讚同他人的意見,想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如果你不想反對別人的意見,就要適當注意自己的嘴部動作了,別出現這樣的動作,被別人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