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丹鳳項目?

·丹鳳項目雖說是婦女健康項目,但更是一個社會性別與發展的項目。經驗是從婦女健康人手,資源使用相對集中,又不至於引起太大的利益衝突。通過各類培訓增強婦女的自信心,提供機會參與項目決策、影響決策、參與管理,尤其是婦女網絡建設很有作用。將社會性別與賦權理論變得具有操作性,逐步地挑戰社區內傳統的社會性別結構。在婦女能力提高的同時,由實用性社會性別需求轉化為戰略性社會性別需求。

·在新的社會性別關係建構中的困難和矛盾是什麼?

·相關群體的能力增長,利益的衝突,性別同權力、貧窮是交叉在一起的。比如貸款,就未明確貸款的對象隻針對女性。作為項目的執行機構,我們也沒有參加過這方麵的培訓和實踐,前期的貸款隻是一種嚐試和自我能力的培養。

——給貧困戶(貸款難)的貸款風險?

·對貧困戶隻貸給一點(貸出後的跟進和監測),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求。

——小型基建項目讓農戶監督更好一些,但誰給了農戶這樣一種監督、評估技術和經驗?

·農戶通過比較和責任心等去監督,更多的是借助以往的經驗。這樣可以增加項目的參與性。建校項目中樓板上的裂縫就是社區村民提出的。

·小型基建項目的質量問題不是農戶和我們說了算,而是質檢部門說了算。

·農戶監督責任心最強,質檢部門技術性最強,二者要結合起來。

——丹鳳健康項目的可持續性如何保持?

·關鍵是有沒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建立一個機製。婦女在其中的作用一培養她們的組織能力一婦女領袖才能培訓一提出婦女需求→申請、組織、實施→能把活動的組織逐漸轉移給社區中的婦女,在可持續性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和相關部門的合作,對項目的可持續性很有益。

(四)介紹下訪點安排

本次訪問對我們來說是一次訪點,請你們提出寶貴意見,也是對我們項目進展和訪點工作的評估。本次我們的工作主要有:

1)了解貸款利息收繳情況;

2)技術培訓情況;

3)管委會職責製定情況;

4)衛生室、村醫;

5)學校、路、橋。

二、訪點/考察/討論/考察過程

10月12日中午,一行人員前往丹鳳縣。

10月12日晚7:30。地點:丹鳳縣陽光酒店四樓會議室。人員:西南項目點參觀人員15名。研究會人員、丹鳳縣婦聯主席及兩位幹事。議題:丹鳳項目實施情況回顧、分享、體會與提問、討論

(一)項目介紹

1.項目實施回顧

(1)婦女健康教育項目:編寫婦女健康宣傳教材;培訓婦女健康教育骨幹:推選婦女健康教育骨幹;組織婦女學習;交流;培訓提高性別意識;把知識傳給婦女;為婦女義診。

(2)賑災項目:改善了兩村水災後的環境(修路、修河壩)。

(3)人畜飲水項目。

(4)兩村的衛生室建設

(5)小額貸款

(6)技術培訓

(7)修建東溝小學

(8)修建七條村組公路

(9)其餘六村的婦女健康教育及網絡建設

2.項目收獲

(1)尊重婦女需求,從實際出發,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劃分學習小組,便利婦女學習和交流;婦女推選骨幹,有為婦女服務的熱情;項目一定要滿足婦女的心願。

(2)婦女骨幹網絡是項目實施的橋梁和紐帶。

(3)項目改變了婦女的態度和行為;不利於健康的生活習慣逐漸改變;婦科病患病率明顯下降;改變了就醫態度和行為;婦女生活和環境發生了變化:婦女注意營養結構調整;村組麵貌煥然一新。

(4)項目鍛煉了婦女幹部。

(二)提問與討論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縣(項目辦)婦聯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橋梁作用:一頭是研究會和樂施會,一頭是村民。具體的作用是:協調、監督、管理(一段時間為項目法人)

——健康教育小藥箱是怎樣產生的?

·婦女健康小組學習以後,自發的一種保健行為,不是項目強行要求的。

——項目點的產生?

·首先必須是全縣的特困鄉;其次是邊遠、分散;再者是社科院的貸款試行鄉。在這些條件下,選中了毛裏崗鄉的東村、綠村,特別是這兩個村的領導班子能力較強。選了兩個村,一個離鄉政府較近,一個較遠。

——樂施會、研究會參與式工作手法對婦聯工作有沒有影響?

·有,每年依據參與式手法在婦女中調查,拿出一份反映婦女需求的計劃,對政策進行倡導(《關於婦女健康的調查報告》)。今年用這種方法在當地媒體上報道了婦女在各方麵的典型。在項目點之外的其他地區也廣泛運用了這種工作手法,避免了工作中許多片麵性。

——項目點的選擇、小組的劃分在距離遠近上的限定是不是有點機械?

·小組現在都是自由組合,到目前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由於政府行為的介入,使得小組的成立很順利。

——縣婦聯在資金管理方麵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