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語錄”忍受孤獨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忍受失敗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後的巨大動力,也涉及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俞敏洪創造”2001年1月,多倫多大學,俞敏洪。
“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loser。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我是個loser;進了大學沒有一個女孩愛上過我,我是個loser;大學三年級得了肺結核,我是個loser;教了三年書沒有什麼成就,我是個loser;在北大十年沒參加過任何活動、任何團體,我是個loser;被北大開除出來無處安身,我更是個loser;”
這是俞敏洪的一次演講,也是對自己過去的總結。
但是現在這個自認為是loser的人卻成功了,他成功地創辦了新東方這個培訓業中的“航母”。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敢於勇敢麵對困難,勇於戰勝困難。他的親密戰友王強對他有一句評價:“俞敏洪像蘆葦一樣堅強。”他的性格盡管柔韌,但是卻十分剛強。
創業是一條充滿著未知的路,即使在創業之前做過認真的調查、經過慎重的評估,仍然不能夠保證前途的路就是一片光明,失敗隨時都可能遇到。遇到困難、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對待困難。
俞敏洪曾經講過一個拚圖的故事。由於女兒的請求,俞敏洪陪女兒一起玩拚圖遊戲,就是將許多小碎片拚成一幅完整的畫麵。他們所要拚的是一幅海浪圖,波濤洶湧,十分壯觀。但是這幅壯觀的海浪圖現在隻是500個白色和藍色的小塊,還沒有一點大海波瀾壯闊的影子。
剛開始的時候,俞敏洪反複擺弄著這些碎片,不知道從哪裏下手。還是老俞的女兒比較有經驗,告訴自己的爸爸應該先搭框架,因為框架的碎片都有一條邊是平的,所以他們很快就把框架搭出來了。
但是,接下來的工作似乎更不輕鬆,剩下的還有幾百個小碎片,應該怎樣才能夠把這個框架填滿呢?為了找到合適的那個碎片,經常要嚐試幾十次,甚至一著急就會把不合適的碎片強行拚到一塊去。當幾乎找遍了所有的碎片而沒有收獲時,心中急的恨不得將所有的碎片,包括拚好的和沒有拚好的,一股腦扔倒垃圾箱裏去。但是如果找到了那片要找的碎片的時候,心中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
盡管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失敗,但老俞對拚圖越來越入迷了。老俞甚至從中感悟到了一些道理:隻要不放棄,在無數的失敗和挫折麵前,緊跟而來的就是更多的、更強的快樂和成就感。每當找到一片需要找的碎片時,心中的成就感就會把挫敗感擠得遠遠的。成功的過程就是成就感和挫敗感不斷的較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決定著你的成功和失敗,也是對精神和耐力的考驗。
經過三天的努力,經過父女倆的共同努力,終於將這幅拚圖完成了。俞敏洪深情地描述著這幅自己親手完成的拚圖,心潮澎湃,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頓時,眼前完美的拚圖變得越來越大,波濤洶湧的聲音從遠方傳來,我的整個靈魂被波浪卷起,穿越時空,和大海融彙在了一起!”
其實,什麼困難都像拚圖一樣,隻要不放棄,找到正確的方法,任何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
俞敏洪創建新東方遇到的困難並不少,從當初的沒有生源,到沒有老師,再到後來新東方內部的股份糾紛,到和ETS的版權糾紛,每一步都會使新東方在繈褓中夭折。但是,俞敏洪都挺過來了。
俞敏洪說:“你遇到的艱難、失敗、挫折,都是往麵粉裏摻水,摻水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揉,最後慢慢就變成了麵團,再拍就散不了。”
俞敏洪和史玉柱是很好的朋友,也很佩服史玉柱,史玉柱在中國是鼎鼎大名,早在二十世紀90年代就榮登福布斯富豪榜,但是後來卻遭受了很大的失敗,負債數億,成了中國的“第一負翁”,但是,史玉柱並沒有被失敗擊垮,他借助腦白金重新又站了起來,而且又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富人之一。俞敏洪談起史玉柱深有感慨:“其實失敗真的不算一回事,你摔倒一萬次,隻要你一萬零一次敢於站起來,就不是失敗:你摔倒十次,你第十一次趴在地上起不來了,你就是一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