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語錄”會做事的人,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做事的特點:一是願意從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經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標,知道把小事積累起來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三是要有一種精神,能夠為了將來的目標自始至終把小事最好。
“俞敏洪創造”許多人在創業的時候,總是挑肥揀瘦,覺得這個項目太小,那個項目微不足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大公司呢?結果是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天天喊創業,結果卻一事無成。
其實,他們不明白,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組成的。小事做好了,自然就變成了大事。長城非常宏偉壯觀,也是由一塊一塊的城磚曆經上千年的時間才修建起來的。成功的創業者,無不是由小項目小公司做起來的,最終成為一個傲視群雄的大公司。沒有做小事打基礎,大事業是不會憑空而來的。
俞敏洪談到新東方的成功時,說:“任何一個大的目標都可以分成很多小目標來實現,即使你不能一下子達到最高目標,你隻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終能夠實現。因為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是為你下一個目標做準備的。”
俞敏洪的這種思想要從他的父親談起。俞敏洪做事的原則,可以說深受他父親的影響。俞敏洪的父親是一個農村的泥水匠,經常為別人修建房屋。每次幫助別人蓋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丟棄的碎磚爛瓦撿回家,多則四五塊,少則一二塊,甚至有時候走在路上,碰到路邊的石頭磚頭,都會順手撿回家。當時俞敏洪的家裏堆滿了父親撿回來的碎磚爛石。當時在俞敏洪看來,父親就是閑得沒事手發癢,他實在想不出父親撿這些個碎磚爛石有什麼用。直到有一天,俞敏洪從學校回到家裏,發現自家的院子裏那堆亂七八糟的碎磚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漂漂亮亮的房子。俞敏洪很驚訝,一堆別人丟棄不要的碎磚頭,到了父親的手裏竟然能蓋起一座漂亮的房子。
回想起父親蓋起的這座小房子,俞敏洪很有感觸,他說:“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最後變成一間小房子,我父親向我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一塊磚沒有什麼用,一堆磚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如果隻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當時我家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成問題,自然沒有錢去買磚,但我父親沒有放棄,日複一日撿磚頭碎瓦,終於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俞敏洪在創辦新東方的時候,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能夠把新東方做到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時他的想法,就是能夠為自己湊齊出國留學的錢。他甚至調侃說:“自己刷廣告的目的,就是每個月多賺點錢,養活老婆,養活老婆以後,老婆會對自己好一點。”
當俞敏洪賺夠了自己出國留學的錢之後,養活老婆也不成問題了。他卻從培訓這個起初並不起眼的行業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事業的發展推動著他一步一步把新東方做大做強。
俞敏洪回憶起當年自己創建新東方的曆程,心中也是感慨萬千。“當年別的培訓班每期招30個學生的時候,我就想我能不能每期招40人,我並不因為一些大的培訓班每期能招幾百甚至上千人我就絕望,就用頭碰南牆,我隻想每期多招一些學生我就知足了。”
俞敏洪在自己《永不言敗》的書中寫到:“把無數的小目標完成了,積累起來就變成了大事業。你一天背1000個單詞,幾天就忘記了,還不如一天背10個單詞,一年後就背3650個單詞。《易經》中有一卦叫做‘漸’,是一上上卦,卦辭中說:物有變遷,徐而不速,循序漸進,建立功業,輔正國家。所以隻要看準了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會有成就自己所向往的事業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