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敬畏誠信(1 / 3)

“俞敏洪語錄”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社會,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最終成功,隻有依靠“誠信”二字。你先對別人有誠信,大部分人也才會對你有誠信。就算你有時候被人騙了,也不能因此就丟掉誠信,否則你就會失去自己成功和幸福的根基。

“俞敏洪創造”2008年中國經濟界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於三鹿奶粉的轟然倒塌了。但這樣的結果,怨不得天,尤不得人,純屬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三鹿栽就栽在“誠信”二字上。牛奶本來是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提供營養的,但是某些無良企業卻在牛奶裏麵摻入“三聚氰胺”,導致幼童的死亡。“天做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三鹿的死亡給了企業和創業者無盡的教訓和思考。

俞敏洪對於誠信始終抱著一種“敬畏”的態度,他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誠實、認真的個性,最終常常會使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英語中有一句諺語,‘once a cheater,always a cheater’,這句話的意思是你隻要騙人一次,人們就會終身把你當作騙子對待。你不誠實和不踏實的個性,會使你在這個世界上失去很多的機會。”

俞敏洪在《別為眼前的利益抓狂》的演講中曾經舉過兩個例子,來說明誠信的重要性:中國由於過去太貧困,所以來了一點點商業機會以後,很多人就會隻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將來。中國很多人開飯館、做生意都賣假貨。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賺錢的最佳方法。但這樣的人到最後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因為成功是以信譽為基礎的,而信譽是建立在人們長久的觀察之上的。當人們第一次發現不對頭,第二次就不會買了。

當年中俄邊貿紅火的時候,中國人把一兩火車皮的各種雜貨拉過去,俄羅斯人不檢查就收下來了。因為盡管那是舊貨,但是他們知道那是真的貨物。但是後來中俄邊貿出現了什麼情況呢?俄羅斯人特別喜歡買中國的羽絨服,而很多中國人為了賺錢,做羽絨服時就把稻草、雞毛塞進去了。

俄羅斯人發現上當以後,中俄邊貿的比例開始成直線下降。你現在常常會聽說,中國的商人在俄羅斯常被俄羅斯人打,被俄羅斯人欺負,其根本的原因並不是俄羅斯人本來就想欺負中國人,而是因為俄羅斯人被中國商人騙了,最後就遷怒於所有的中國人。當俄羅斯人被一個中國人騙了以後,他一定會相信100個中國人都是這樣的,這就是群體效應。

我再舉一個例子。在山東有一個蕨菜生產基地,向日本出口蕨菜成了那個地區唯一的經濟來源。日本人要求把蕨菜放在太陽底下曬幹了以後打包運到日本去。由於放在太陽下麵曬幹需要兩天時間,很多老百姓等不及,就把蕨菜收回家以後開始用鍋烘烤。烘烤以後,表麵上是幹的,但是日本人發現用水泡不開了。日本人就警告這個地區的人,千萬不要用鍋炒,一定要放在太陽底下曬。

大部分的老百姓遵守了這個遊戲規則,放在太陽底下曬。但是遊戲規則並不是說有大部分人遵守就能夠維持下去的,一定要所有的人都遵守,遊戲規則才能成立。有一家老百姓違反,就破壞了所有的遊戲規則。仍然有幾家老百姓把蕨菜偷偷地放在鍋裏炒,日本人發現以後,在一天之內斷絕了跟這個地區的全部蕨菜交易。這個地區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經濟來源。現在,老百姓依然在貧困中掙紮,因為他們的蕨菜賣不出去了,日本人下決心絕不到這個地區收購任何蕨菜。

所以,俞敏洪對於做人做事抱的態度就是“你必須讓別人對你事事放心,人們才會願意和你打交道,才會把身家性命交給你。”

俞敏洪是這樣想的,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將“誠信”作為一種深入骨髓的精神貫穿在新東方發展的每一步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