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語錄”老師的多樣化是我追求的……新東方一直在做。新東方就是任何一個老師隻要他在新東方抓住某一個特長他就能夠在新東方生存下去。
“俞敏洪創造”你是否能夠想象的到,當你在為實現自己的出國夢想在新東方努力的時候,新東方給你講課的老師竟然畢業的學校還沒有你的學校好,學曆還沒有你高,甚至還沒有你帥,但是他就敢給你講GRE,連你自己都想不到,你在下麵竟然還聽得津津有味!
但是這種情況的的確確就發生在新東方!
的確,新東方的很多的明星老師,要麼不是名校,要麼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沒有上過大學,而他們都能夠踏上新東方的講台:杜子華,畢業於山東機械學院,後來到北外學英語;胡敏,畢業於湖南湘潭大學;江博,畢業於安徽教育學院;杜偉,畢業於山東財經學院金融係;張亞哲,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係……最另類的當屬羅永浩,竟然連大學都沒有上過,不,應該說高中都沒有畢業,卻是新東方有名的“明星老師”。
人才區別於庸才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個性鮮明,往往特立獨行,似乎不那麼好管,不那麼容易隨波逐流。他們個性與才情並存,特點與缺點同在。接受不了他們的個性,就難以發揮他們的才能;容忍不了他們的缺點,就無法欣賞他們的特點。
羅永浩可能注定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他在高一的時候,因為想做詩人,就棄學開始專業寫詩。但是畢竟物質才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詩歌畢竟代替不了蘿卜白菜。老羅發現寫詩無法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於是他開始為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奔波。他自豪地宣稱:“自己搞過傳銷,賣過羊肉串,篩過沙子,當過推銷員……”他曾經在新東方聽過一次課,聽過之後,覺得吹的神乎其神的新東方不過爾爾。於是動了到新東方講課的念頭,他動筆給俞敏洪寫了一封自薦信。在信中,他對新東方的教師大加臧否,他寫道:“你們不是提倡‘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嘛?’我羅永浩就是一個。我倒想看看你們認不認這個賬。”
羅永浩寫這封信也許就是一時衝動,因為他對講課沒有一點經驗。但是,俞敏洪並沒有因為他學曆低,做過傳銷而拒絕他,還是為他安排了試講。結果,羅永浩因為太緊張,第一次試講搞砸了,而評委的評語隻有一條:“沒有幽默感!”
如果是別的原因,羅永浩可能就認了。但是他對這一條卻怎麼也不認可:“我快30歲了,第一次被人說沒有幽默感。”
過了幾天,羅永浩主動找到俞敏洪,要求再講一次。結果再次失敗。
但是羅永浩並沒有放棄,由於他的堅持,不久,老俞又給了老羅第三次機會。結果,羅永浩抓住了這次機會,大獲成功,平均分數達到4.8分,而且還得到了好幾個滿分!參加評判試講的學生中,既有博士,又有碩士,每個人都不簡單,能夠得到這麼高的分數,隻能說明他實在是有點不簡單。
從此,羅永浩,一個高中二年級都沒有讀完的人,站在了新東方的講台上講授GRE詞彙,而且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成為了新東方學生心中的偶像老師,甚至每一句話都成為了學生搜集的對象,在網上廣為流傳。
新東方老師中,高中學曆的不止羅永浩一個人,還有一個高中學曆的老師,他的心理素質甚至比老羅更差,第一次安排上大課,這位竟然臨陣怯場,連教室門都不敢進了,站在教室門外,腿肚子直抖索,汗流得像下雨了一樣。眼看就要以失敗結束的時候,還是老俞關鍵時刻能頂上,一腳就把他踢進了教室,結果大獲成功,成為了新東方的老師。
被俞敏洪“不拘一格”拉進新東方的還有宋昊。宋昊在新東方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也不是什麼名牌學校畢業,他對於研究那些花花草草沒有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拿著別人的聽課證混進了新東方聽課,聽說俞敏洪沒講多久就將黃麵的換成了帕薩特,就想要進入新東方當老師。他怎麼也找不到俞敏洪,前台小姐又拒絕為他引見。但這點小事難不倒自詡為“天才”的宋昊,他給新東方的接待中心打電話,煞有其事地宣稱:“我是老俞大學同學,睡在他上鋪的兄弟,剛從美國回來,要他來機場接我,把他電話告訴我。”這股氣勢還真唬住了新東方的接待員,乖乖地把老俞的電話號碼告訴了宋昊。他拿到電話號碼就給俞敏洪打電話。在電話中,宋昊對俞敏洪說:“俞朋友,我們見一麵,一個小時之內我讓你感覺到我的……”據宋昊說,後邊這個詞忘記是什麼了,不過肯定是比“牛”字還“牛”的字。結果,一個小時之內,俞敏洪就對宋昊這股子“狂”勁欣賞的不得了,給了宋昊一次試講機會。宋昊用深入淺出的思路結構那些深奧難懂的理論,將枯燥的單詞演繹的充滿生趣,把學習英語的痛苦變成了充滿著趣味的快樂之旅。宋昊喜歡看武俠小說,他總是將英語同武俠的刀光劍影、各種招式聯係在一起,使學生被深深的吸引。“宋大侃”的大名風靡新東方,傳遍了各大網站、各個大學。宋昊還保持著新東方的一項紀錄:在新東方上課從來沒有人轟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