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經曆比學曆更重要(1 / 1)

二十幾歲的人,為了剛起步的事業,總是要奔走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麵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他們的心理預期與崗位實際收入難免落差很大。對於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企業和求職者的共識就是:二十幾歲的人,普遍缺乏有效的實踐經驗,難以在短時間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換句話說,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的學曆,遠沒有經驗來得重要。

近日,上海、浙江、安徽以及省內的80家優秀企業拋出1000多個中高層經營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在南京招攬優秀人才。這些企業的高層人員均表示:中高級人才的工作經驗遠比學曆更受企業重視。

這次交流會是江蘇省和南京市聯合舉辦的第十七屆經理人才交流會。招聘部門經理級以上崗位700多個,其中副總、總監級的有200多個。主辦方事先有針對性地邀請了盛市高層人才信息庫中3000多名高層次人才參會,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500多名MBA學員也進場求職。

讓人驚訝的是,招聘企業對學曆要求並不高,大多數崗位僅以大專學曆作為底線,對年齡要求也比較寬,很多中層崗位45周歲以下都可以。現場招聘的一些企業老總也說,學曆並不能說明個人能力,企業最需要的是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

介強是一名財經類大專畢業生,現在是一名國家公務員。他的經曆告訴我們,學曆低並不是影響就業的決定性因素,隻要你有豐富的經曆,並以自己的實力去衝擊求職目標,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並非難事。

介強的各門專業課都學得很棒,還參加了法律專業本科段的全國自學考試,有大學英語四級證書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公開發表過一些文章,是學生會幹部,在校時也參加了很多社會實踐。因此,介強對自己的求職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當介強踏進人頭攢動的招聘會場時,卻傻了眼,隻見每一個攤位的展板上都寫著“要求本科以上學曆”。介強第一次覺得我這個專科生是如此沒有分量,於是連遞簡曆的勇氣都沒有了。

第二天,介強調整了心態,認真打理了一下外表,決心以自己豐富的經曆和特長去說服招聘方,贏得機會。介強鼓起勇氣去應聘省內一家知名企業集團的會計。好不容易擠進人堆,遞上求職材料,對方一看是專科生,立即把材料遞還介強,說:“沒看見展板上寫的嗎?我們要本科以上學曆的。”介強趕緊說:“您別急,您看我有外語、計算機的等級證書,有很豐富的社會實踐的經驗,很多的本科生也許還趕不上我呢!”趁對方一愣的瞬間,介強又跟上說:“您看,我還發表過不少文章,還是學生會幹部,法律本科也快修完了……”招聘人員又接過介強的應聘材料認真看起來,最後說:“你這小夥子還真夠有韌勁的。你留下來吧,待會兒我們再談談。”介強終於以一名專科生的身份擠進了這家大企業,而且是唯一的一個。

不要因為自己的學曆低而苦惱、自卑,與其怨天尤人、唉聲歎氣,不如充分利用在校時間,拓展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籌碼。 畢竟,大多數用人單位更看重人的能力,而非學曆。

對於二十幾歲的人,還必須要說的是:經驗不等於能力。

二十幾歲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幹什麼?學習是毋庸置疑的。隻有通過大學的刻苦學習,學生的專業水平、綜合素質、個人修養等方麵才能全麵提高。但是近些年來招聘單位強調工作經驗,特別是對一些人文等很難量化的學科,工作經驗更被看重。所以不少二十幾歲的人為了積累足夠的令招聘單位滿意的工作經驗,經常耽誤正常的學習去打工,甚至托關係、找熟人偽造相關經曆。

但在實際工作中經驗真的就如此之重要嗎?所謂的經驗就是一個人具有幹某項工作的經曆,但一項工作是否能幹好,幹得很出色,這與幹活者的個人能力、創新能力有重要關係。

所以說所謂的工作經驗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對於二十幾歲的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