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別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1 / 1)

唐代花間派詞人的代表人物溫庭筠,原是宰相溫彥博的後代。他才思過人,名詞佳句傳遍天下。但他一生落魄坎坷,屢試不第,隻好流落於江淮之間,潦倒一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結果是空誤了滿腹才情,終其一生功名無成。

溫庭筠在詩文詞賦上費盡了苦心,但卻不注意自己的穿著儀容,嗜酒好賭,經常與一些無賴子弟聚賭生事,動輒喝得醉醺醺。因為他的形象不堪入目,人送外號“溫鍾馗”,由此可知他是何等的不注意修身。雖然溫庭筠小節不修,但江淮的一個官員姚勖卻非常憐惜他的才華,送給他一筆銀子,用以資助他求學上進。不想溫庭筠卻把這些錢全都花在了尋花問柳上,雖然是文士風流,但終究有負姚勖的期望。於是,姚勖非常生氣,就把溫庭筠叫來打了一頓板子,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

但這頓板子,卻沒有讓溫庭筠悔改,反而因此送掉了姚勖的性命。

溫庭筠的姐姐非常疼愛溫庭筠,她認為弟弟之所以屢試不第,就是因為姚勖懲罰了他的緣故。所以,有一次姚勖去拜訪她的丈夫的時候,她衝出門來,抓住姚勖破口大罵。姚勖受此羞辱,連氣帶病,竟然被活活氣死了。

實際上,溫庭筠屢試不第,與姚勖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他考試的時候喜歡作弊。以他的才情,別說是作弊,就算是閉著眼睛,也能中舉。可是,他每次答完自己的試卷之後,就替別的考生答卷,而且是一答就是數人。所以,他又有一個“救數人”的外號。考官沈侍郎雖然知道他不守規矩,但還是不忍心因此而失去這個人才,就有意將他的座位單獨安排。但溫庭筠習性不改,竟然一次性給八個考生口述答卷。到了這種地步,考官隻能剝奪他的進士資格。

當時,皇帝非常喜歡《菩薩蠻》的曲調。宰相令狐綯為了投其所好,就把溫庭筠的作品假充是自己所作,送入宮中,並叮囑溫庭筠萬不可以說出去。但是,溫庭筠前腳離開令狐綯的門,後腳就到處宣揚這件事,讓令狐綯丟盡了顏麵。而後溫庭筠又譏諷令狐綯,說他沒學問、沒文化。令狐綯心裏雖然生氣,但他畢竟不是無行小人,隻是貪名而已,所以並沒有報複溫庭筠,仍然視他為朋友。

可是,溫庭筠卻因此而憎恨令狐綯,恨他不讓自己中舉,有意回避令狐綯,繼續酗酒鬧事,結果觸犯禁令,被巡夜的虞候抓住打掉了牙齒。於是,溫庭筠又去找令狐綯哭訴。令狐綯聞知大怒,就命人將打傷溫庭筠的虞候拘來,替溫庭筠出氣。不想虞候卻如實說出了溫庭筠當時的醜事。從此,溫庭筠的汙穢行為傳遍了天下,溫庭筠的仕途進取之路也就這樣被他自己親手斷送了。

像溫庭筠這樣倚仗自己有才有能,卻不明白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凡事隻論人之過,閑時招惹是非,是社會生存之大忌。所以,當子貢問起如何在官場上謀生的時候,孔子指點他說:凡事要多看,多學,多經驗,多體會,不要輕易表露自己的疑問,任何時候也不可以輕率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因為你任何形式的表達都有可能引發別人的不安心理。所以,少說話,多用兩隻眼睛看,是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門。

所以,無論擁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聖人君子,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通常會把自己估高,有些人根本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卻不願意幹簡單普通的工作;許多大學生剛剛畢業就以為自己是人才了,就希望社會能爭相高薪聘請,有時甚至有單位來聘用還挑三揀四不願意去,寧願什麼也不幹,也不願意像其他人一樣去工作。

世界上總有這麼一些人,總是會因為過於高估自己而忽略了尊重別人,卻不想想任何事業都是由許多人合作而完成。如果你不知道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閉上嘴巴,或者是在心裏缺乏對別人的敬意,那麼,你的事業必然是一無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