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所有的冒險都會令人感到興奮,同時也會產生焦慮。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生命的過程中,冒險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事,何不幹脆讓自己奮力放手一搏?而且你越是恐懼,就越不敢嚐試,不敢嚐試就會喪失很多珍貴的機會。
這點我們可以從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玫琳·凱的奮鬥故事中看出來。
“我首次舉辦玫琳凱化妝品銷售展時碰了一鼻子灰。我當時急於想證明可以讓許多女孩子購買我們公司的護膚產品,我希望自己舉辦的銷售展能一舉打響公司品牌。但是那天晚上我總共隻賣了一塊五毛錢。離開銷售展地點後,我開車拐過一個街角,趴在方向盤上哭了起來。‘那些人究竟怎麼了?’我問自己,‘她們為什麼不要這種奇妙的護膚品?’一陣恐懼感掠過我的心頭。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懷疑自己是否太冒險了,或許準備得還不夠充分。我之所以憂心忡忡,是因為我把畢生的積蓄全部都投到這項新產品的研發中了。我對著鏡子問自己:‘玫琳,你究竟錯在哪裏?’這一問卻使我恍然大悟,因為我竟然從來沒想過請人訂貨。我忘了向外發訂貨單,卻隻是指望那些女人會自動來買我的東西!”
“是的,我失敗過,而且幾度差點崩潰。但是分析了前因後果之後,我從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我數千次向玫琳凱公司的員工們講述這段往事。我要他們知道,我首次舉行化妝品銷售展時的失敗經驗,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誌。那次的失敗是我後來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我確信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嚐試和失敗,我們隻是偶爾獲得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斷嚐試,勇於冒險。”
有人說冒險是一種賭博,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一些人把冒進和冒險等同起來,這是不對的。冒險迥異於冒進。
冒險是這樣一種東西,你經過努力,有可能得到,而且那東西值得你得到。否則,你隻是冒進,死了都不值得。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冒險都能取得成功,失敗的幾率仍然是存在的,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不敢去冒險了。這就需要你對自己首先要有一個了解,在決定去冒險的時間地點之前,一定要認真考慮,包括你在人生奮鬥中所處的確切位置,以及那個位置對你所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你必須考慮,若以現在的條件,假設失敗了,是否還有後路可退,你有多少籌碼等等。
冒險之前的準備做好了,就沒了後顧之憂,就可以大膽地下注了。而且一旦籌碼落地,你就不能再想著輸了。你要全力以赴去爭取贏的機會,即使你的賭注全輸了,你也不用過於灰心喪氣,因為失敗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曆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冒險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在決策時就應該把這種代價考慮進去。總之,既要敢於冒險,又要盡量減少風險成本,這才是成功之道。
二十幾歲的人生,是一個愛冒險的年齡,因為無法預知未來將要發生什麼,所以就要不斷去嚐試,積累經驗,尋找機會。二十幾歲的人生,不會安於現狀,因為他們知道,害怕嚐試,永遠都不會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