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人際關係不良,很有可能是自己促使他人以一種不友好的方式對待你。要改變這種人際關係,你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
一、謙遜和隱私是最好的保護
當生活以你的方式進行時,請不要吹牛。因為那樣他人會憎恨你,或希望你走黴運。好運和黴運一樣會光顧所有人,你為什麼想要高人一等呢?掌握平息自己欲望的藝術,你就會得到更多。真正的幸福是內心平和、自我滿足,以尊重他人感受的方式,與他人分享你的幸福。在你和黴運之間,謙遜和隱私是最好的保護。與朋友分享你的好消息,與敵人分擔你的壞消息。盡管你盡最大的努力,仍會有人想降低你的威望,但那些嫉妒的人隻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與他們分享一些你的好運,如果這個舉動沒有作用,便要遠離他們,試著不再想那些令你煩惱的人和事。相比而言,經常沉溺於消極、感覺不幸的人,其感覺幸福的可能性要少70%,不要使自己成為這種人的一分子,他們將會很快對你失去興趣。和他們聯係得越少,他們帶給你晦氣的可能性就越校
二、寬容的力量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如何控製自己的憤怒,當有人作出令你厭煩的事或製造問題時,你總會感到憤怒、失望和被欺騙。
假設一位朋友答應幫你照顧孩子,以便讓你去聽最喜歡的音樂會。但在最後一刻,她為了一個無法讓人信服的理由,使你不能如願成行。第二天她來道歉,但你仍火冒三丈,發現難以原諒她,因為她知道你非常盼望能去欣賞這場音樂會。她提出請你吃一頓午餐作為補償,而你依然不明白她為什麼不能幫你這個忙。你們出去吃午餐,做些簡單的交談,飯菜雖然美味可口,但你無法盡情享用,越吃越覺得沒有胃口,並感到非常疲累。你想享受這個時刻,卻無法做到。滿懷怨恨可能讓你覺得自己是在教訓別人,而事實上是你正在關閉自己的積極狀態,將好運拒於門外。同時,憤怒也將使你感到不舒服與厭煩。滿懷怨恨最終隻會傷害一個人——就是你自己。原諒他人很困難,就像堅持經常鍛煉一樣,盡管知道會帶來更好的感覺,但身體力行卻不容易。
三、諒解他人
一個人如果用挑剔的眼光來觀察,每個人都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所以當你對別人的行為表示憤慨時,請先問問自己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的不足之處,自己的缺點是否比他人更糟糕,他人的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影響。
如果你生氣的原因是接線生沒有為你接到正確的用戶,這時你有兩種選擇:你可以生氣地斥責她不稱職;或想象她正在適應新工作,整天麵對不耐煩的客戶,肯定也為自己不能處理這麼簡單的工作而沮喪;或者想象接線生有個人問題、學習困難,甚或她的小狗昨晚鬧了一夜,所以她今天不能集中注意力。我們都會有這種時刻,就諒解她吧。當別人讓你生氣時,先反思自己為什麼想改變他們,為什麼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為他們想一想。與其假設他們的傷害行為是故意的,為什麼不假設他們是因為不夠熟練、有事困擾、不夠細心——就像你偶爾也會遇到相同的狀況一樣。他們或許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當你對別人的缺點生氣時,請試著找出他們的優點。如此一來,你會發現換位思考會讓生活更順利。在你為瑣事煩擾時,不妨問問自己:“事情是否真的如此嚴重?”如果是,跟合適的人討論一下,此時你會發現經常耿耿於懷的,也許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值得為房間不是十分整潔而耿耿於懷嗎?值得為工作時別人不小心使用過你的杯子大發雷霆嗎?當你情緒很好時,這些小小的不滿實在不算什麼;當你情緒低落時,這些瑣事卻看起來很重要。下次當你再被瑣事煩擾時,先問問自己:“這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嗎?”如果答案為否,就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隨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