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日常的交往中,那些與別人相處得最融洽的人,並不是最老實、總吃虧的人,而是把做人處世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的人。 比如,他們往往很清楚自己和鄰居東西的分野。當他們保護自己的東西時,鄰居也會尊重他們的所有權。
在生活中,堅持自己的權利是非常 必要的。你若隨便讓別人占你的便宜,你不僅會失去維護自己權利的能力,你也削弱了那種站出來爭取你應得權利的尊嚴。這不是說人不該慷慨大方。人的確應該慷慨,但是應該是有分寸、講原則的,而不能輕忽自己的權利。假如你向別人讓步,而且你又沒有慷慨的資格,隻是讓自己負擔不起,這種行為最後會讓你付出代價。
你可能會看到一些人,他們的生活是痛苦的,因為他們在每一個點上都妥協,他們無法原諒他們自己,因為他們妥協了。他們知道他們應該勇敢一點,但是他們被證明是懦夫。在他們自己的眼裏,他們已經墮落了,他們喪失了他們的自我尊嚴,這就是妥協所造成的。
一個人為什麼要妥協?我們有什麼好損失的嗎?在這個小小的生命裏,我們要盡可能全然地去生活,不要害怕走到極端,你不可能比全然更多,那是最終的底線。不要妥協,盡管你的整個頭腦將會傾向於妥協,因為我們就是這樣被帶大的,我們就是這樣被製約的。
一位學者指出:“妥協”是我們的語言裏麵最醜陋的字眼,它意味著:“你給一半,我給一半;我解決一半,你解決一半。”為什麼要這樣呢?當你能夠擁有使用,當你能夠吃了蛋糕而且又擁有它,你為什麼要妥協呢?
隻要一點點勇氣,隻要勇敢一點——隻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一旦你品嚐到了不妥協的好處,以及它所帶來的尊嚴,還有那完整性和個體性,你將會首度感覺到你有了根,你將會首度感覺到你是由你自己為中心來生活。
張先生從中國內地到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學習計算機,畢業後獲博士到香港發展,他在一家電腦公司幹了五年多,他設計的軟件為公司創造了巨額效益。現在他已是這家電腦公司的副總經理,擁有該公司15%的股權,但他邁向事業的頂峰卻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曆了許多抗爭。
三年以前,當他不得不與公司談判簽約時,他被暗示:“你作為一個內地人,我們給你如此高的年薪和如此優厚的待遇,你應該知足了。不要再提不合時宜的條件,否則,對你沒什麼好處。”
當他要求對個人發明所帶來的收益,獲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要求重新簽訂合同時,公司經理先是不予理睬,續之惡狠狠地恐嚇他,但他堅定地相信自身的價值,寸步不讓。經理便對他在工作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誤吹毛求疵地加以批評,並影射他的工作能力。但張先生拒不讓步,甚至提出離開公司的威脅,最後公司經理不得不答應他提出的每一項條件。
此後,張先生又對公司的股權提出了極為大膽的要求。這一次公司經理暴跳如雷,他們直言不諱地說:“你這人太沒良心,你的行為太自私,不道德。”即便如此,張先生毫不為之所動,堅持就要這麼幹。因為公司發展需要人才,尤其是像他這樣出色的人才。最後,公司經理同意讓步,在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合同上簽了約。
張先生的經曆表明,隻要你不被對方的施威、恫嚇所征服,然後充分發揮自己的韌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當你用韌性的精神和對方比耐性的時候,你需要學得“狠一點”,不要為那些條條框框所束縛,不要被對方的貶低影射而擊潰,不要中對方的激將法,不要聽對方的威脅利誘,隻為獲得自己應該得的東西而戰,以一股“狠”勁使自己意誌堅強,信念堅定,這樣,你就既能笑到最後,也能笑得最好,勝利非你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