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教育篇(1)(2 / 3)

第一,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的發展。應該說甘肅省大部分地方對發展義務教育的認識是明確的,態度是積極的,工作是有力的,但是,近幾年在有的地方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偏差甚至錯誤和消極的思想。有的地方認為義務教育投入大、欠賬多,是財政的包袱;有的地方認為義務教育已經超前於經濟和社會其他事業的發展,義務教育發展快了;有的認為“兩基”已驗收,“普九”目標已實現,產生滿足情緒,辦學熱情減弱。還有一些未實現“普九”的縣為了爭取義務教育資金,有意拖延和放慢“普九”進程。在這個問題上,說輕一點是工作態度不積極,說重一點是間接地剝奪了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權利。這些認識是非常有害的,是不利於教育事業發展的,是與國家的政策和法律相違背的,必須認真糾正和克服。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和發展教育事業的基礎,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奠基工程,沒有牢固的義務教育,何談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發展高等教育,何談提高國民素質、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義務教育,加快“普九”進程,也是法律賦予各級政府的義務,是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法定職責,決不能因為思想上、工作上的問題和爭取資金的問題而影響義務教育的發展。因此,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義務教育的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地位,牢固樹立義務教育要超前發展的思想,牢固樹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須首先落實到義務教育上來的思想,牢固樹立發展義務教育是貫徹國家法律法規的思想,增強大局意識、法製意識,抓住當前有利時機,采取切實措施,鞏固“普九”成果,加快“普九”進程,促進義務教育穩步健康發展。

第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是進一步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責任,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管理,保證經費投入,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治本之策。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規定,基礎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分級負責,以縣為主”的管理體製,《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製的通知》明確要求,要確保新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在2002年全麵運行。這兩年,省委和省政府多次強調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必須收歸縣一級,教育督導部門和農村稅費改革部門也就此進行了多次督查,但截至2002年年底,全省仍有18個縣基礎教育經費、教師由鄉鎮管理,26個縣未實行教師工資由縣級財政統一發放,這個進度在全國是比較滯後的,大概排在倒數第二位。體製問題至關重要,現在,國家正在結合農村稅費改革調整縣鄉兩級財政體製,如果義務教育管理體製不順,投入主體不明確,辦學責任不落實,對義務教育今後發展將會產生嚴重影響。有關縣(市、區)必須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這次會議後,各地要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上來,統一到省委和省政府的決定上來,在上半年結合稅費改革必須完成體製改革任務,從第三季度開始,全省所有縣(市、區)必須嚴格按照新的義務教育管理體製運行。沒有完成的,縣級政府必須向省政府作出書麵報告,要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關於省、地、縣、鄉各級政府在發展義務教育中的主要責任,國務院的《決定》中做了明確的規定,關鍵是要真正落實縣級政府的責任,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必要投入。希望各級一定要抓好落實,抓出成效。

第三,要加快中小學布局調整步伐。調整中小學布局,從長遠看是提高教育辦學效益和質量,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的必然要求;從目前看,是甘肅省基礎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這裏有幾個原因:一是近年來,盡管甘肅省對中小學危房改造投入了較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中小學危房得到了較好的控製,但實際存在的危房狀況還比較嚴重,目前甘肅省正在按計劃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這一工程不能再對現有危房修修補補,而是要結合中小學布局的調整來進行。二是農村稅費改革要求加快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從財政投入的角度考慮,調整學校布局,減少適量的教學點,有利於節約開支,提高投資效益。過去我們對這個問題是有過顧慮的,原因是沒有必要的經費支持。從2002年全省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的情況看,今後每年將至少有2.5億元投入中小學危房改造,因此,利用這部分資金各地完全有可能加快危房改造和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步伐。三是甘肅省中小學學齡人口高峰期正在發生變化,今後一兩年,是初中學齡人口的入學高峰期,屆時將有大量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就學。因此,我們必須早作打算,主動加快學校布局調整,否則到時會造成被動局麵,甚至影響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關於如何搞好中小學布局調整,我在這裏強調幾點: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把方便學生就近入學與提高學校規模效益結合起來,合理規劃和調整布局,不搞一刀切。二要堅持與危房改造、學製改革、城鎮化建設、移民搬遷結合起來統籌規劃。三要把調整的重點放在大力加強初中建設上。過去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建設重點是小學,現在學齡人口入學高峰期發生了變化,各地要適應這一形勢,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初中建設的資金投入,盡快建設一批符合標準的、較高質量的初級中學,滿足學生就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