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不大,卻也不小,小橋流水,雕梁畫棟。
江南的美,正是這種婉約卻驕傲的美。
美得得天獨厚,美得沁人心脾。
嘉興有座清鋒齋,清鋒齋裏有個呂刀子。
誰都知道,卻很少有人得緣相見。
清鋒齋遠遠坐落在城邊上,某個不打眼的地方,深掩於密柳白霧間。
癡迷鍛刀的呂刀子,向來不願身在江湖。
可惜的是,一個鍛造大刀的人,怎麼能夠遊離在江湖之外呢?
更何況,他還造了把飛白刀。
呂刀子愛刀,卻隻是愛鍛造刀而已。
就好像,廚子未必愛吃自己做出的名菜一樣。
呂刀子不會用刀。
呂刀子也不殺人。
呂刀子平生隻愛兩樣,鍛造刀的過程,鍛造刀的法子。
呂刀子把飛白刀給了薛飄,因為薛飄給了他一頁紙,當然不是普通的一頁紙。
那是從《刀訣》上撕下來的一頁。
《刀訣》不是練刀法的武功秘籍,卻是一本失傳已久的鍛造之法。
據說,是昔日裏,名動江湖的鍛造大師馮飄搖,親手寫下的一本鍛造玄機。
馮飄搖雖然寫了很多鍛造之法在書中,但寫得最多的,卻是鍛刀的方法。
據傳,馮飄搖愛刀成癡。
他認為,任何兵器都沒有刀耍起來那麼剛柔並濟,虎虎生威。
刀,就像是真的猛士,最是酣暢淋漓真性情。
《刀訣》已經失傳了,但是薛飄有幸得到了這一頁。
據說,那本鍛造之法中,詳細記述了如何造出最有韌性也最有彈性的刀子,是呂刀子心馳神往的聖典。薛飄給他的那頁上,正好詳述了淬火的時間和技巧。
呂刀子躲在在房中,不吃不喝數月研習。
有一日,他突然一拍腦門,得了心法,竄到清鋒齋的小冶煉坊裏,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居然造出了一把又剛又薄,又韌又鋒,不長不短,不輕不重,據說百年內再無第二把的飛白刀。
取名“飛白”,是因為它就像書法中的“飛白”筆法一樣,輕靈自在,變化無常,來時如同閃電,走時如同遊龍。
同樣的好刀手,拿著飛白刀的那一個,已經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那把刀,淬火及時,用力正好。
實在是一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神兵。
呂刀子造出了這把奇刀,他卻不用刀。
於是他贈刀薛飄。
一是答謝那一頁神來《刀訣》,二是寶劍贈英雄。
大雪幫俠義耿直,薛飄蓋世英雄。
總算沒有辜負飛白刀。
他自己也許從未想過,一把飛白刀,橫空出世,居然攪亂了一池江湖水,整整二十載。
王遮山和丘羽羽趕到清鋒齋的時候,剛剛烏金西沉。
天地間,飛蕩著一片紅霞,透過茂密柳林,金紅錯落,澄黃飄搖,落在清鋒齋大門外那一泓綠水中,變幻出千萬種色彩,又靈動,又魅惑。
清鋒齋三個字,金燦燦閃耀在夕陽裏,一對烏青大門,兩隻澄黃銅環,一圈雪白的圍牆,蓋著魚鱗一般致密的青瓦。
清鋒齋看起來很像任何一座江南常見的花園官邸。
可是,這座宅子,實在是太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