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禁城夜如水(1 / 2)

此刻的隆盛殿內,正是燭火通明,段虎伏在冰冷地麵,驚愕間抬頭望向龍榻上手持書卷的隆帝。

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仔細觀察過這位****勤政的帝王了,發現他竟然老得那樣快,隻十年光景,便脫去昔年裏的意氣奮發,染了滿身的龍鍾老態。

“朕要……開啟地宮。”隆帝輕輕咳了一聲,重複道。

段虎驚愕地瞪著他,片刻後方覺失態,慌忙伏地拜道:“陛下,地宮堅若磐石,便是整座流雲閣塌了,也未必打得開……”

“總有辦法……總有辦法……”隆帝別過臉,瞪著案上的金紅燭火,兀自喃喃。

“沒有辦法……”段虎肯定道:“地宮四壁是金剛石……”

“朕聽說……”隆帝斜了他一眼,擰眉道:“東海有破金剛石之法……”

“陛下!”段虎伏地再拜,驚恐道:“萬萬使不得……東海破牆之術,乃是邪術!暫且不論邪術,且說碧海關外的局勢,也不該去問昔日匪徒的後人……”

“朕知道……”隆帝沉沉歎息道:“朕隻是不明白……”

他凝視那跳躍燭火,一張布滿風霜的臉,沉浸在溫暖燭光中,顯得很憂傷。

“朕不明白,十年來,四海太平,天下富庶,還不夠麼。”他的眼神很疲倦。

“陛下是一代明君,自會名垂青史。”段虎沉聲道。

隆帝冷哼一聲,笑道:“名垂青史?如今,不是正有人想找出《白書》,將朕從龍椅上推下去麼!朕倒想知道,若他們坐在這龍椅上,能有多大作為?”

“陛下……”段虎伏地再拜,眼中充滿惶恐和……隆帝看不清的神色。

隆帝所言不錯,這十幾年來,中原富庶,百姓安定,足見這位兢兢業業的帝王,充滿了建功立業的決心。

“陛下乃一代明君,天地可鑒……”段虎伏在地上,動也不動,腦中卻刮過陣陣風,那風聲,是嘯沙山的風聲,長久以來存在於他的記憶中,那麼清晰卻又那麼遙遠。

昨天,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

幾代帝王在任,無一人能有隆帝的心胸手段,將四海控在四關之內,將紛爭隔阻四關之外。這關內安居樂業,關外不敢妄動的時代,已經過去十年,以至於所有人都被平靜麻痹,忘記了,為守護這平靜,那龍椅上的帝王是何等的戰戰兢兢。

“朕……該如何,才算作明君?”隆帝轉過臉來,誠懇問道。

段虎惶然,一臉驚慌。今日覲見,進門至今,他一直伏在地上。與平素不同,今日隆帝似乎連“平身”都忘記說了,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不斷搖曳的燭火上,似乎想透過那燭火瞧見什麼,神色專注。

“陛下曠世明君,百年內無人能出其右。”段虎穩了穩心緒,沉著道。

隆帝放聲大笑,笑得苦澀而怪異,嘶聲道:“那就開啟地宮,朕要親眼瞧瞧那《白書》,有何等威力,能將朕從那金龍椅上推翻在地。”

段虎不言,不覺間冷汗已經沁滿脊背。

《白書》裏到底藏著什麼,無一人能夠說清。或許隻有洪帝自己才知道,到底在那深深地宮中藏了什麼秘密,能夠鉗製和毀滅自己最聰明也最桀驁的一個皇子,以防萬一。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當年心存私念,換來的是今日一場隨時可能顛覆整個“姬”姓王朝的驚天風暴。

這便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朕要進入地宮!”隆帝神色沉重,不容置疑道:“忘原關外安定不了太久!內憂外患,不能有後顧之憂。”

“陛下,地宮之事,不可著急,阿木德狼子野心,也總有辦法緩和。”段虎伏地磕頭,鄭重道。

隆帝眉頭深皺,憂心忡忡凝視他,想開口,卻終究沒有開口。

段虎說得沒錯,地宮之事,欲速則不達。眼下情形,亦不是與阿木德速戰速決之時。

他的心,忽然陷入紛亂之中。

鑄劍坊內,燈色漸濃,窗外夜色深沉,朱北旭依然倔強地立在爾絢身後,毫無去意。

“朱北旭,你我走的不是同一條路,你走罷。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爾絢最終道。

這是最後的回答。

朱北旭卻巋然不動,立在那融融燈色中,眼中沒有一絲畏縮。他仿佛一個慷慨赴死的壯士,明知那萬劫不複的結局,卻在所不惜,非要放手一搏。

他要博的,是自己的人生,那值得一搏的人生,不能沒有眼前之人。

“我不走。”他的聲音昂揚沉著,絲毫沒有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