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狂瀾(1 / 2)

塞外是黃沙萬裏,不辨陰晴,帝都裏卻正是一派初夏盛景,陽光燦爛,繁花似錦。

金瓦紅牆的禁城內,卻彌漫著無法驅散的陰霾。隆盛殿裏,隆帝眉頭深鎖,臉色比凜冬更加凝重。段虎謹慎佇立在側,不敢妄發一言。他知道,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之時。段虎身側,還有幾位隆帝最信任的近臣,和兩位他最信任的王爺,西冷王與平湖王。

臉色比隆帝更加難看的,則是封疆在北,守望忘原關的平湖王。他深知,一旦挑起事端,忘原關將第一個燃起熊熊烽火。段虎斜睨那一向豪爽,此刻卻噤若寒蟬的王爺,不知如何開口。

那驃悍的阿木德,異軍突起,率先自八個零落部落中奮然崛起,不但從滿天山手中奪回了草原人世世代代看作性命的聖山,聲名鵲起,還順勢統一了八個部落,成了名副其實的“八部王”,當真是天降英才,天地庇佑。

那“八部王”的封號,即便隆帝不封,也早成為無可辯駁的事實。於是,那曆代覬覦中原豐饒的遊牧民族,在聖主誕生的時刻,蠢蠢欲動,野心複蘇,妄想再次踏入中原。如此野心,早已在阿木德眼中燃燒成火,於“錦繡宮”夜宴那日,流露無遺。

隆帝緊擰眉頭,內心早已波濤洶湧。然而,千鈞一發之刻,他不能,也不敢妄下對策。

幾位王爺與近臣更不敢開口,隻因他們還摸不清隆帝真正的傾向。那龍榻上臉色陰沉的帝王,一言不發,凝神思索,已有兩個時辰。幾個人時而麵麵相覷,時而垂首思考,卻無一人率先開口。

理性與感性之間,他們中沒人願意,也沒人敢提出建議。

阿木德的求親帖,就端正擺在隆帝麵前,天光明媚中顯得格外刺目。這一次,奏折裏,他隻奏一件,便是想娶仁清公主為妻。

起先,震怒的隆帝幾乎失控,差點撕碎那奏折,卻又在片刻間冷靜下來。頹然落座後,他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沉默和思索之中,幾位被傳喚的王爺、近臣陸續進入隆盛殿內,均提前從內官處得了提示,是以各個保持沉默,一言不發。

良久之後,令人壓迫的沉寂中,隆帝終於深歎一口氣,嘶啞問道:“顧滄溟找到飛白刀了麼!”

段虎一怔,沉吟片刻,謹慎道:“啟奏陛下,還……沒有。”

“朕,原本不願再與滎陽秦家為難,所以也沒有為難他的後人……現在……”隆帝擰眉望向段虎,正色道:“朕要親自審一審那丫頭,看她到底知不知漲墨劍在哪!朕聽說,燕門寶圖現身了?”

段虎一怔,冷汗滿背,他沒想到,隆帝能知道如此之多的江湖中事。這位深宮裏的帝王,對外麵世界,江湖風雲的了解,遠比他想象得更多。他心裏更沉的是,爾絢此刻正在宮中,這一次,恐怕難逃厄運。想到這裏,他忽然很後悔,後悔自己同意了朱沅寶的建議,將爾絢帶入禁城,尋找漲墨劍。尤其是,當他知道漲墨劍並不在禁城之時,簡直是懊悔不已。

此刻,隆帝下定決心,要與秦家後人舊事重提,便不會再有半分仁慈,更何況,此刻正是千鈞一發之刻。

然而,他竭力鎮定之後,終究決定再為嘯沙山爭取些許時間,於是輕輕一拜,恭敬道:“陛下,一時半會,想找齊飛白刀和漲墨劍,實在是……太難……”

不遠處,西冷王斜了他一眼,牽了牽嘴角,冷笑道:“依盛平公之意,該如何是好呐?”

段虎低頭向王爺一拜,沉默不語。

隆帝微微斂眉,內憂外患中,阿木德與嘯沙山同樣刻不容緩。

“啟奏陛下,臣以為……欲攘外者,必先安內……阿木德此舉,實乃虎狼之心,得寸進尺。上一次,他大鬧錦繡宮,嘩眾取寵,早已不顧廉恥。這一回,竟敢口出狂言,想娶我大隆朝公主,當真該千刀萬剮!”一位白發老臣,終於按捺不住,直言道。

隆帝聞此,眉頭擰得更緊,更加沉默,他當然明白,老臣此番言語,實乃肺腑之言,句句有理。然而,他卻隻能繼續沉默,不置可否。

這便是身為帝王的進退兩難。

他自然知道,大刀一揮,殺出忘原關,手刃那口出狂言的阿木德是何等痛快。隻是他更加知道,一旦他舉兵北下,西麵的餘陽城便會頃刻間蠢蠢欲動,覬覦坐下的龍椅。隻要他舉兵北上,那江湖風浪掩護下,早已伺機而動的七星後人,一定會不失時機地跳出來,重上嘯沙山,大張旗鼓。萬一他們先找到飛白刀和漲墨劍,率先開啟了流雲閣地宮,便再也沒人能阻止那轟然而至的驚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