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合後的院係,在實力上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胡適尤其重視院係 “領頭羊”的隊伍建設,親自兼任文理學院院長,並邀請高一涵擔任社會科學院院長。各學係主任的人選,如政治學係主任羅隆基、數理學係主任胡耀楣、經濟學係主任劉秉麟等,亦是一時之選。
1929年春,中國公學再度調整院係,變為三院六係,即“文理學院,屬此者為文史學係,數理學係;社會科學院,屬此者為政治經濟學係,法律學係;商學院,屬此者為普通商學係,銀行會計學係”8。至此,胡適、楊亮功時期的院係調整基本到位。
在胡適、楊亮功的精心經營下,經曆驅逐校長風潮的中國公學迅速恢複元氣,聲名遠播。楊亮功到校後不久,即著手辦理招生,但由於當時風潮剛過,一切尚未理順,報考者僅有百餘人,最終錄取30餘人。到了1928年8月底第二次招生,報名人數已逾千人,最終擇優錄取了300餘人。等到1929年秋季開學,學生已增至1300餘人,以至於原有的吳淞校舍已無法完全容納,隻得將社會科學院搬至上海閘北八字橋租房上課。
這場搬遷,還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由於遠離大本營,且是租借民房上課,條件有限,設備簡陋,導致很多師生情緒低落,甚至心生抵觸。胡適晚年的秘書胡頌平當時就讀於中國公學,也是堅決反對將院係遷往上海的一員。許多年後,他還記得在暑假裏的某個夜晚,社會科學院全體同學召開大會,展開激烈辯論。這時候,學校秘書長丁鳥音走進會場,將胡頌平一把拉到旁邊的辦公室裏,說了很多話,大意是讓他勸大家別再鬧了,否則可能會出亂子。最終,大會還是通過了搬遷的決議。
其實,對於胡適、楊亮功來說,如果不是學校經費困窘,無力營建新校舍,何至於非要搬遷校舍、租房上課。更多時候,也是一種無奈之策吧!
學生“挑”名師
胡適的好友、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一個學校究竟處在什麼位次,最主要的就是看其聘請教授的素質。對於這一點,胡適與楊亮功的觀點是高度一致的:即便中國公學再窮,也要出高薪聘請名師!
在給教師的薪金上,胡適和楊亮功絕不吝嗇:別的學校每小時講課費5元,中國公學就開出每小時6元的條件,吸引名師加盟。加上胡適憑借自身在學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亦促動不少學人前來幫忙。
對於教授的聘請,胡適和楊亮功相當慎重,“我們認為一個學校的優劣,完全看它所聘的教師為準,故美國教育界曾有一句流行話:‘教師如何,學校如何。’一般學生上學,與其說是選擇學校,毋寧說是選擇教師”9。中國公學當時采取的就是自由選課製,凡不受學生歡迎的教授根本就無立足之地。
據中國公學畢業生徐鳴亞回憶,胡適、楊亮功時代的中國公學,不像現在的大學,教務處把各班的課程表排好後,學生們就按照課程表上課。那時,教務處隻負責把聘好的同一科的教授姓名和上課時間公布出來,由學生自行挑選。學校規定30人一班,超過了30人,係主任不簽字,學生再去另選。達不到30人的課程,自然取消,開設這門課程的教授自然也就無書可教,隻能走人。
即便設置的門檻如此之高,但在胡適、楊亮功的努力延聘下,中國公學還是在短時間內雲集了大量教育界的精英,比如社會科學院院長由高一涵擔任,主要教授則有張慰慈、劉秉麟、楊鴻烈、陳顧遠、劉英士等人;中國文學係則由陸侃如、馮沅君主持,聘有沈從文、馬宗霍、白薇等人;英文係則有梁實秋、袁昌英、蒯叔平、葉公超、謝子堯等人,“大致說來,全校所聘教授以文科和社會科學的人選較為整齊”。
社會科學院院長高一涵,安徽六安人,生於1885年。1911年,自費赴日本東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學習,開始係統接受政治經濟學教育。1917年7月,畢業回國,隨李大釗搬至朝陽門內竹竿巷,專事《甲寅》日刊的撰稿、編輯工作。1927年1月,經陳獨秀、章伯鈞介紹,高一涵到武昌中山大學任政治學教授、政治係主任。“四一二慘案”後,高一涵避居上海,在上海法政大學任教,兼政治係教授。到了1928年4月,胡適接手中國公學,高一涵遂應邀到校擔任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任本科教授。於是中國公學裏多了一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