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1 / 3)

“兄弟連枝共命根,危機時刻代相存;

舍身取義成謀略,後世長將故事論。”

“哥哥,李代桃僵講了什麼呢?”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短短八字,卻如黃鍾大呂,道盡了李代桃僵的核心要義。回溯至古代的軍事與政治環境,在一場戰爭或者一次政治博弈中,局勢往往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相互交織。當麵臨難以避免的損失時,就如同在荊棘叢中尋找出路,需要精準判斷。這裏的 “陰”,恰似暗處的細枝末節,是相對次要、局部的因素,比如戰場上的小股部隊、政治鬥爭中的小利益集團;而 “陽”,則猶如高懸天空的太陽,代表著重要的戰略目標、關乎全局的核心利益,像是一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一個政權的穩固。做出抉擇之人,必須擁有站在高山之巔俯瞰全局的視野,才能在眾多幹擾因素中,果斷舍棄那些會阻礙整體前行的局部,以實現最終的勝利。這不僅需要敏銳的洞察力,更需要在關鍵時刻敢於決斷的勇氣,就像在洶湧波濤中掌舵的船長,稍有遲疑,便可能船毀人亡。

李代桃僵,追本溯源,來自樂府詩《雞鳴》中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的描述。在最初的語境裏,它描繪的是兄弟之間守望相助的溫情畫麵。而當這一意象被引入謀略的範疇,便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在局勢陷入僵局或者處於劣勢時,需要有 “壯士斷腕” 的決心,犧牲相對較小的利益,來換取更大的戰略成果。在商業領域,為了開拓新的市場,企業可能會在短期內放棄部分利潤,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和市場推廣;在政治談判中,為了達成和平協議,一方可能會在一些次要的條款上做出讓步。這種有舍有得的思維方式,貫穿於各個領域,成為了一種通用的生存與發展智慧。

“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爭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秘訣。” 這段按語,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理解李代桃僵運用原理的大門。在現實的對抗中,無論是兩個國家的戰爭,還是兩家企業的商業競爭,亦或是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紛爭,雙方都絕非完美無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短板,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有鋒利的刃口,也有容易被握住的劍柄。戰爭的舞台上,想要取得十全十美的勝利,幾乎是天方夜譚。關鍵在於,如何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棋手,精準地分析局勢,找出對方的弱點,同時巧妙地隱藏自己的短處。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通過犧牲次要的力量,來換取對關鍵環節的掌控,從而實現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奇跡。這需要對局勢的精準把握,對人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對時機的完美拿捏。

“凱爾,咱們看看曆史典故中的李代桃僵。第一例是程嬰救孤,義薄雲天”

背景風雲起,災禍臨趙氏:春秋時期,晉國的朝堂之上,權力的天平在各方勢力之間搖擺不定。趙氏家族憑借著幾代人的努力,在晉國的政治舞台上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們的府邸車水馬龍,門客眾多,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然而,這耀眼的權勢,卻如同一把雙刃劍,引來了他人的嫉妒與覬覦。屠岸賈,這個在晉國朝堂上同樣野心勃勃的權臣,看著趙氏家族日益壯大,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他深知,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趙氏家族是必須要拔除的眼中釘。於是,在晉景公麵前,屠岸賈開始了他的陰謀布局。他添油加醋地誣陷趙氏謀反,言辭懇切,仿佛他真的是為了晉國的安危著想。晉景公,這位身處權力中心的君主,在聽到這些誣陷之詞後,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在那個君權至上的時代,謀反是不可饒恕的大罪。晉景公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便草率地下令誅殺趙氏滿門。一夜之間,血雨腥風籠罩了趙氏家族,曾經繁華的府邸變得血流成河,哭聲震天。隻有趙朔的妻子,晉成公的姐姐,因為懷有身孕,躲進了宮中,在重重保護下,才僥幸逃過一劫。

定計救孤,生死相托:程嬰,作為趙朔的門客,多年來深受趙氏家族的厚待。當他得知趙氏蒙冤的消息後,心中的悲憤如火山爆發。他四處奔走,聯絡同樣忠於趙氏的友人公孫杵臼。兩人在一間昏暗的密室中,相對而坐,眉頭緊鎖。他們深知,想要救出趙氏孤兒,難度猶如登天。屠岸賈為了斬草除根,對宮中的情況嚴密監視,每一個出入口都有重兵把守。然而,程嬰和公孫杵臼並沒有放棄。他們經過幾天幾夜的苦思冥想,終於決定采用李代桃僵之計。公孫杵臼看著程嬰,目光堅定地問:“撫養孤兒和慷慨赴死,哪一件更難?” 程嬰微微一愣,隨後堅定地回答:“赴死容易,撫養孤兒難。” 公孫杵臼拍了拍程嬰的肩膀,說:“那好,你承擔更難的,我去做容易的,先死一步。” 於是,他們開始四處尋找一個與趙氏孤兒年齡相仿的嬰兒。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尋找一個合適的嬰兒並非易事。他們找遍了大街小巷,終於在一個偏遠的村莊裏,找到了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他們給這個孩子換上了趙氏孤兒的衣服,將其打扮成趙氏孤兒的模樣,然後藏在了深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