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2004年甘肅國民經濟發展綜述及2005年展望(1)(1 / 3)

2004年,全省上下全麵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宏觀調控措施,繼續深化改革,著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整體上看,全省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量擴張、結構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經濟呈現穩定快速的增長格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55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增長速度創1997年以來最好水平。提前一年實現“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宏觀預期目標。但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仍有待解決。

一、總體判斷: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總量擴張、結構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強

(一)經濟較快增長,就業形勢好轉,物價控製在可承受範圍內

經濟增長與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並列為政府調控經濟的四大目標。2004.年,在甘肅經濟總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城鎮登記失業率趨於穩定,物價雖然漲幅較大,但仍被控製在可承受範圍內。

1.GDP增長較快,穩定性較好。由於經濟增長上行的慣性,2004.年全省經濟繼續在較快增長的軌道上運行。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2.9%、12.7%、11.7%,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5個、2.1個、1.7個百分點。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55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增速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這一速度是1997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2.就業狀況趨於穩定。各級政府積極采取各種扶持措施,千方百計增加就業,200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與9月末和上年末持平。

3.物價增長處於可承受的範圍內,且壓力趨於減小。在食品價格的帶動下,通貨膨脹的代表性物價指數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自2月份起逐月攀升,7、8月漲幅最高,為3.5%,全年平均上漲2.3%,高於上年1.1%的漲幅,但處於可承受的範圍內。同時,10月份以來,糧食價格漲勢得到緩解,由食品類價格上升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逐步減弱。

(二)供給結構改善,糧食播種麵積呈恢複性增長,工業生產協調性增強

1.農業經濟運行良好,糧食播種麵積呈恢複性增長。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和省委8號文件精神,緊緊抓住前期農業生產條件好和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的有利時機,全省農業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了良好發展的態勢。糧食播種麵積經過連續四年的下調後,首次出現了回升。全年糧食播種麵積為3801.90萬畝,比上年增加52.71萬畝: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為曆史上第四個高產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805.8萬噸,僅次於1998年、1996年和1999年。主要經濟作物產量增長明顯,全年棉花總產比上年增長27.01%;油料總產增長5.36%;中藥材和烤煙產量分別增長4.93%和18.62%。同時,牲畜存欄穩定,畜禽出欄繼續提高,肉蛋奶毛產量繼續增加。受政策影響,造林麵積下降。

2.工業生產增長較快,穩定性和協調性增強。全年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05.12億元以上,比上年增長15.67%,增速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_T業生產一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發展格局,從增長速度看,一季度增長18.63%,上半年增長18.29%,1—9月增長16.92%,呈逐季回落的趨勢,但仍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增長速度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全省輕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49%,增速快於重工業2.19個百分點,重工業增長速度長期快於輕工業的局麵得以扭轉,輕重工業增長趨於協調。大型企業是拉動全省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