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來,我省同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經濟快速發展與市場價格機製的作用下,甘肅省物價運行總體保持了平穩上升的勢頭。2004年,我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102.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2.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107.4%。
一、物價運行的軌跡及基本特征
總地來看,2004年,我省居民消費價格呈現為“兩頭低、中間高”的運行走勢。
可看出,七月與八月份達到最高點,為103.5%,最低點為二月份的101.2%。全年呈現出食品價格引領價格走勢的顯著特點。與往年相比,2004年物價上漲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食品價格與工業消費品價格呈現為“冰火兩重天”
2004年,在居民消費價格八大類中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全年平均上漲6.2%,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7.8%。而在工業消費品價格中,以家電產品為代表的“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全年下降0.6%,以抗菌藥品價格為代表的“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下降0.4%;以手機、同定電話機為代表的“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4.9%,此外,“衣著類”價格下降0.6%,以上四大類工業消費品全年基本處於負增長的運行格局,與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反差較大。
(二)省會蘭州市與其他城市價格漲幅差距較大
在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過程中,蘭州市價格指數在全省各大城市中一直居末位,因蘭州城市規模大、人口多,在價格計算總權重中占有較大的份額,對全省價格指數的下拉作用比較明顯。全年蘭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1%,低於全省1.2個百分點。而天水、酒泉、武威、平涼四個地級市該指數分別為103.2%、103.6%、103.0%、103.6%,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可見,結構性差異是比較明顯的。
(三)帶動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因素交替變換
2004年,我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平均上漲7.4%,前10個月呈現為持續上漲的態勢,10月份以後,呈逐月回落的態勢。前期(一、二季度)主要是化學肥料價格(全年上漲15.1%)引領價格走勢,後期(三、四季度)飼料(全年上漲13.3%)、畜產品(全年上漲18.3%)、農用機油(全年上漲18.2%)等價格逐漸走高,成為新的帶動因素。因此,2004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呈現出由單一因素強勁推動向多種因素共同推動轉變的顯著特點。
(四)城市與農村消費品價格差距拉大
2004年,我省城市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1.3%,農村為104.3%。二者差距從2000年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漸漸拉大至相差3.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城市消費品單位經營成本低於農村;農村商品流通成本高於城市;城市打折促銷降價的空間較大;城市價格監管力度大於農村。此外,在2004年價格上漲中,恰恰是農村權重占比重高的食品價格在引領價格走勢,較為明顯地推動了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
(五)我省分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9%,甘肅為2.4%,位居全國倒數第4位;在西部12省中位居第10位;在西北5省中居第5位。
2004年,我省12個月物價總水平一直處於國家發改委規定的預警線(CPI同比上漲4%,環比上漲1.0%)以下,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來看,甘肅省與全國最大的差距是“食品類”,甘肅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