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店主豈能逍遙?”說著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說道:“戰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大家心裏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隻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

劉邦候得心焦,不由得麵呈慍色,低頭吟哦:“……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猛士啊,猛士……”隨又仰天長歎一聲:“唉,沛無大變,原來是如此的缺賢少能啊……”

火候不到水不開。隻此一句,激起了角落裏的一個人,隻見此人正處中年,身體瘦弱,雙目炯炯。他一聲高呼,雙膝跪在案下道:“皇爺萬歲,萬萬歲,恕小無罪,俺願一試!”

劉邦聞言大喜,急忙離座向前雙手攙起,嘖嘖稱讚:“自薦者,丈夫也!”忙高聲吩咐:“速更衣冠!”

大家一見此人,不免一驚,“這不是書生李良嗎?”李良直起身來,對高祖說:“要將兩家喚回,當麵說清,並速將白鵝送上,俺要審鵝,鵝供為證!”

“審鵝?”眾人大吃一驚,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是審鵝!20隻全審——請備10管筆,20塊帛,要鵝一一招供!”李良說得如此平平靜靜,連高祖也暗暗吃驚,不禁疑慮重重:此人莫不是瘋魔中邪,天下哪有審鵝一說,鵝豈能寫字招供?

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轉身對高祖躬身一禮,說道:“請皇爺萬歲明天審察!”

第二天,李良開堂審鵝。高祖上坐,店主和鄉民跪在堂下,沛城眾位父老兄弟列坐兩旁,門外還有不少人等候著觀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便回頭高聲吩咐:“將20隻鵝的招供呈來!”

話沒落音,20個差役一人捧著一塊帛,從後堂急急走來。這時,大家的雙眼瞪得像一對對銅環,目光“唰”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細細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鵝屎外,別的什麼也沒有,更沒有什麼“招供”!許多人由失望變得緊張起來,個個都在為李良擔心啊。

這時,李良站起來,對著布帛看了一會兒,忽的,他皺起了眉頭,一聲猛喝:“店家!

如今真相大白,你開黑店,霸占民鵝,20隻鵝已將真情供出,鐵證如山,你還有何話說!”店家自知理虧,嚇得兩腿篩糠,癱倒在地,最後隻得點頭認罪。

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並對鄉民說:“把你的20隻鵝趕走吧,回家多開荒,好生過日子……”

李良見眾人還愣在那裏,不知究竟,就拽著帛微笑著說:“城裏人養鵝,鵝吃的是糧食,下的是黃屎;鄉下人養鵝,鵝吃的是青草呀,你們看,這塊塊帛上,不都是青青綠綠的嗎?”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時,隻見漢高祖伸手拉住李良,連聲讚道:“好,好!你這才稱得上是沛縣的青天!”

“謝主龍恩——”李良一個長揖到地,把個劉邦拜得龍顏大悅,嘴裏止不住又連連低吟他那“安得猛士兮”的詩句了。

李良治沛多年,百姓安居樂業。劉邦選賢的佳話,一直流傳到今天。

戰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