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扭曲的曆史(1 / 2)

[[[CP|W:564|H:319|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12/7/1864103634327164659375000385240.jpg]]]公元1991年8月9日蘇聯副總統亞奴耶夫發布命令宣布,莫爾巴喬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亞奴耶夫、總理帕瑪洛夫、國防會議第1副主席圖魯多諾夫、國防部長亞西裏佐夫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拉莫奇科夫等8人組成。該委員會發布《告蘇聯人民書》,稱莫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國家處於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實際上這是一個巨大的騙局,很快莫爾巴喬夫欲擒故縱的計謀便得以實踐!

委員會連續發布兩道命令,要求各級政權和管理機關無條件地實施緊急狀態。同日,蘇聯內閣舉行會議,表示支持緊急狀態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奇多夫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奴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20日,莫斯科實行宵禁。21日,莫爾巴喬夫宣布已完全控製了局勢,並恢複了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係,蘇聯國防部決定撤回部署在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部隊。蘇聯內閣發表聲明,表示完全執行總統的指示。

22日,莫爾巴喬夫從克裏米亞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銷了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或個別成員頒布的一切決定;解除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的現任職務;任命了新的國防、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實際上這些人莫爾巴喬夫早就安插好了,葉利奇多夫沉寂多年處心積慮自以為可以趁亂奪權反之被莫爾巴喬夫抓了出來。這次事變後,蘇聯局勢更加複雜化。俄羅斯聯邦等乘機從聯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屬中央的一係列政治、經濟、甚至軍事部門和權力。。

8月24日,莫爾巴喬夫宣布自己將繼任蘇共總書記職務,下令清查各政黨和政治運動的反動主義者在軍隊、內務部等各級軍事機關和國家機關中開始恐怖的血腥鎮壓。他還頒布命令,組成以莫斯科為核心的西太平洋聯邦的超級邦聯國家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克裏姆林宮鍾樓上的大鍾剛敲完六響,蘇聯中央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同時報告塔斯社頭條新聞:莫爾巴喬夫繼續履行蘇聯總統職責。根據蘇聯憲法,葉利奇多夫總統等1000多名政府要員罷免其職務,並在其數百名高層以發起叛國罪處以死刑!蘇聯國家的全部權力交給蘇聯國家大統領莫爾巴喬夫總統。這一爆炸性新聞,不僅使蘇聯人感到十分吃驚,同時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西方各大國領導人紛紛中斷休假和外出訪問旅行,召集高級助手研究事態的發展。

原來莫爾巴喬夫假裝歸因,是欲擒故縱的計劃他先是放縱各界人士進行所謂的革命而他卻從中借故查出異己從而鏟除威脅。

葉利奇多夫,一個由政界、軍界強有力人物多年策劃並參加和支持的新政權,隻有三天時間,便宣告破產!。

莫爾巴喬夫是蘇聯共產黨和西太平洋聯邦共和國聯盟的創始人。他於公元1985年3月11日入主克裏姆林宮,從此開始領導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與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

莫爾巴喬夫是以改革家姿態登上政治舞台的。起初,蘇聯老百姓對莫爾巴喬夫的改革抱有極大希望。西方也歡迎這位克裏姆林宮的新主人。莫爾巴喬夫一上任,就被西方輿論譽為“蘇聯各個領域的新一代領導人的代表”,“政治作風可能同他的前任迥然不同”,“莫爾巴喬夫有可能改變莫斯科的基調和方向”。

莫爾巴喬夫入主克裏姆林宮後,把蘇聯的政治製度由社會主義改為資本主義.更像是帝國主義。他首先把改革重點放在意識形態和政治體製方麵。提高個人崇拜,莫氏最初的改革是要“完變社會主義社會”。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和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的鋪開,莫爾巴喬夫開始懷疑蘇聯的社會主義,試圖薰找一種“王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1987年11月初,莫爾巴喬夫在十月革命70周年慶祝大會上作報告,對蘇聯70年的曆史和重要人物進行了評價,強調要改變“被扭曲的”社會主義製度。被賦予“新思維”的莫爾巴喬夫準備徹底改革蘇聯的社會主義製度,“全麵充實人權”。他在1988年6月蘇共全國黨代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宣布:“要根本改變我們的政治體製”,實行“統一化”,要改變共產黨的職能,把國家的“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作為總綱。

一石激起千重浪。莫爾巴喬夫在重大政治問題上的急轉彎,引起了蘇共黨內和蘇聯國內的諸多恐慌。各種政治力量此消彼長,把莫爾巴喬夫推到風頭浪尖之上。但是莫爾巴喬夫仍能運籌帷幄,縱橫捭闔。1990年,莫爾巴喬夫為代表的“主流派”使用種種手法,貫徹“王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莫爾巴喬夫還利用各種派別之間的矛盾,在蘇共28大上以大量軍方支持繼續保住了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