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不如收攏在此(1 / 2)

逛到黃昏時分,夕陽照進內城,染紅了屋宇、街道和行人,每個人的影子都被拉得很長。魏十七空手而來,空手而返,揮一揮衣袖,什麼都沒帶走。這本在意料之中,內城的那些肆廛,原本就不是為他這樣的人而設的。

他早已不再是仙都派那個一身蠻力扛著鐵棒的年輕人了,阮靜給了他一次機會,他抓住了,在風譎雲詭的流石峰一路走到了今,不知不覺,他已躋身於這方地最ding尖一撮人的行列,有資格與他交鋒的對手,是嫡係宗主,昆侖長老,太一耆宿,七殿殿主,從許靈官隕落的那一刻起,連潘乘年和楚佑都必須正視他了。

連濤城之行,無關淘寶,無關撿漏,隻是為了露一露麵,順便見識一下太一宗山城同名的風土人情。

他沒有失望。城市的繁華讓他想起了很多往事,那是他感到熟悉和親切的根源。

當魏十七踏出內城之時,消息已經傳遍連濤七殿,諸位殿主及核心弟子,業已知曉掌門延請的客人來到了連濤山,他在連濤城逛了一,dian名要兩件東西,最終空手而歸。

回到鶴唳峰,已是星月滿。

茅廬之旁,楚佑倚柱而立,無精打采,慵懶地朝他們勾勾手。

“這一過的不錯吧,連濤城如何?”

半是寒暄,半是考校,連濤城乃楚佑心血所寄,得意之作,仙凡混居,互利互惠,能有今的規模,委實不易。

這是個説動對方的機會,魏十七低頭想了想,道:“相較於內城,外城更加繁華,富有生機,究其根本,交易多,貨幣流通更快,更頻繁。”

楚佑微微一怔,大感意外,原本隻打算聽幾句虛浮的客套話,沒想到魏十七竟説中了要害。他也不否認這一dian,頷首道:“不錯,金銀購世俗之物,魚眼石購仙家之物,前者量大,價廉,多為必需品,後者價高,需求少,交易寥寥無幾。金銀也罷,魚眼石也罷,本身隻是中介,存之無益,流通才是關節。”

卞慈睜著妙目,看看魏十七,又看看楚師叔,心中一片茫然,不明白他們在談些什麼。

跟聰明人説話就是爽利,對於內城的交易,顯然楚佑經過深思熟慮,但未能找到進一步擴大市場的辦法,他縱然意識超前,終究脫離不了修士的局限。魏十七道:“內城交易少,是限製魚眼石流通的瓶頸,欲做大做多,可參照世俗之法,多管齊下。”

原本隻是隨便聊聊,不想魏十七來自西域蠻荒之地,卻頗有見地,楚佑為之動容,道:“説下去。”

“聽山澤殿輪值的師妹説,連濤七殿的弟子,按月可支取魚眼石,多寡不一,總有一筆固定的進賬,外來的散修或ia宗門,除了出售和押當外,別無進益。魚眼石來源少,自然支出少,量入為出也是人之常情,再加上質庫鑒定核準,肆廛明碼標價,七殿設立的肆廛把持交易,造成魚眼石主要在太一宗內部流通,此為大弊。從長遠計,太一宗可在內城發布對外的懸賞,剿滅妖物,收集材料,打探消息之類,支付一定量的魚眼石,逐步擴大其規模和影響,吸引外來者參與其中,同時廢除質庫統一核價的章程,肆廛等同地攤,自行定價,買和賣,悉聽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