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習用書
如果你是個有心的學習者,應該還記得:盡管更常見、更準確的用法認為所有有關人性的科學都叫做人類學,但本書仍然將這些學科全部看成心理學的完整組成部分。從長遠看,如果初學者在進入心理學永遠止境的迷宮之前,能夠像人類學家那樣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人類,那麼他們將極大受益。
因此,對於這樣的初學者,我建議他們首先要學好以下書目:《我們文明嗎?》,羅伯特.H.洛維主編。
《原始社會》,羅伯特.H.洛維主編。
《原始人的思維》,弗朗茨.博厄斯主編。
《人類學與現代生活》,弗朗茨.博厄斯主編。
《早期文明》,亞曆山大.戈登韋斯爾主編。
《人類學》,A.L.克羅伯主編。
《舊石器時代的人》,亨利.弗爾菲爾德.奧斯本主編。
盡管這7本書都應該讀(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想獲得有關人性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者,在閱讀一般意義上的人類學著作時,還是抓緊時間學習其他課本較為穩妥。因為就這些課本來說,在了解個體心理學基礎知識之前,並不要求你徹底掌握多少相關知識。
現在,我們繼續朝該目標努力,著手之後,不妨先停下來將人看成一種社會創造物,對其進行心理學分析。鑒於上麵列出的第一類書目對人的外部組織進行了描繪,因此,下麵的書目會側重強調社會激勵和反應。
這些書目應該按下麵給出的順序閱讀:
《社會心理學》,弗洛伊德.H.奧爾波特主編。
《社會團體心理學》,C.H.賈德主編。
《社會變革》,W.F.奧格本主編。
《人性與行為》,約翰.杜威主編。
如果你在杜威製造的“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看不到光明,請不要絕望!你要盡力往下學,然後再去學別的東西。之後(也許是數年之後),你再回頭讀杜威的著作時,會看到一絲新的光亮。
由於語言是一切智力進展和高級社會活動的基礎,因此,接下來你應該花些時間研究。不過我要警告你:在這一學習階段,研究該現象可能會讓你不堪重負。但是,最好還是要盡快對語言在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了解一番。即便是匆匆的一瞥,也能使你對某些易犯的錯誤有所防範。無論何時,隻要可能,就要回頭對這一內容進行研究。按順序學習以下書目,即:《語言》,愛德華.薩皮爾主編。
《語義學》,M.布裏爾主編。
《語言》,奧托.耶斯佩森主編。
《英語語言》,L.P.史密斯主編。
有時你也許擔心自己遠遠偏離了心理學主題,但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你能不辭辛苦地讀完耶斯佩森著作的1/4,就做得不錯了。要根據你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章節。
我覺得,在學習者試圖領會心理學知識大量係統而詳盡的描述之前,最好應該先從更高的角度對其中的要點做到心中有數。欲實現這一目標,我建議他們(也是下一個步驟)先從人性角度對人的各種年齡段進行即時研究。這種研究叫做“發展心理學”,涉及到大量專業知識的學習,但你對這些知識並不用太多關注。相反,你可以從更寬泛的角度來看待它們,而H.L.霍林沃思在他的著作《心理成長與萎縮》中已經為你做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中的每行文字,你不必以前學過一般心理學知識也能看懂。此時,我會將該書擱置很長時間,去讀一本介紹社會生物學的書(這不過是個個人喜好的問題)。這種書揭示的並非是個體從生到死的常規發展趨勢,而是如今在西方社會人群整體中可以看得到的真實傾向。學習這種晦澀難懂的內容有一個很好的途徑,在S.J.霍姆斯的《人類的趨勢》一書中可以找到它。你也許會發現其中的許多內容不好理解,卻不一定會妨礙你對它有整體的了解。你發現難得出奇的內容,可以一帶而過。然後再回到心理學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