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在當下的中國,創意與策劃是兩個非常時髦的詞語。北京市政府2006年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後,許多地方也在紛紛跟進。企業有策劃部,項目、演藝、賽事、會展、活動,處處都有策劃。至於大眾傳媒,不論是搞出版的還是拍電視劇的,更是無處不活躍著策劃人的身影。

大約從1996年起,中國傳媒界開始引入創意和策劃的理念,並在理論界展開了一場關於“新聞策劃”的大討論。那時,善做專題策劃的《新周刊》剛創刊不久,銳氣十足,其精彩的創意策劃讓讀者倍感新鮮,一時間,好評如潮,也給眾多傳媒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和示範。於是乎,各大小傳媒開始慢慢地邊學邊練地嚐試著搞起了創意策劃。媒體要搞創意策劃,就需要人才。培養傳媒人才的高校順應時勢,給學生開出了媒體創意與策劃方麵的課程。近兩年,中國傳媒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更率先開辦了媒體創意專業。

本人在調到北京印刷學院出版係任教前,已經兼職或專職做了十多年的媒體創意和策劃,近兩年又一直在教這方麵的課程。剛開始講課時我經常懷疑:會創意、懂策劃的學生是不是已經無師自通了,而不會的,無論怎麼教還是不會?但從自己的親身經曆仔細回想,就覺得自己也是從不會慢慢地摸索到會的。所以說,教與學都應該有方法可循的。

能夠給學生教這樣的課程,我感到很開心。因為創意本來就是很快樂的,也是每個人都有的,我希望這種快樂可以讓所有人一起分享。我常常跟學生說,一個人,隻要你相信自己有創意的潛能,學會重新看待生活,就有可能消除創意的屏障,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智慧。重點是你是不是一直在累積你的人生經驗。不斷累積的經驗就是創意的來源,累積的類別越多、越清楚,就越能獲得好的靈感。

但上這樣的課程也有煩惱,其中最鬧心的是,迄今也沒找到一本適合大學生用的教材。

現在的中國創意策劃界可謂四方精英畢集之地,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的場所。在十多年的從業經曆中,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創意策劃人——從早期的記者、廣告商、點子大師,到近幾年加入的洋谘詢、海歸的MBA、戰略專家、營銷大師、CI大師、創意大師、管理學博士、大學教授,以及不甘寂寞的曾經做垮了企業的老板、被炒了魷魚的職業經理人,甚至包括算命卜卦、看風水和玩易經的等等,不一而足。按理說,這些人是可以寫出不少能夠給大學生上課用的參考書的。但很遺憾的是,我還一直沒有找到值得讓學生當教科書的文本。

如今坊間已經有為數不少關於創意和策劃的書,也有稱為創意學或策劃學的。但看來看去基本上是兩類,一類是創意策劃人自己經曆的鋪陳,其中不乏作者“過五關,斬六將”的自我褒揚;另一類是各種學科拚湊而成的大彙編,雖然稱為創意學或策劃學,但還是看不出創意策劃與其他的學科有什麼區別,創意策劃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想學的人看了,仍然摸不著頭腦,無以為用。很多人寫創意策劃的書,要麼就像醫學書那樣,非常科學但很枯燥;最普遍的是一些速成書,比如另類思考之類的,你看了半天可能會發現它並不是講創意,不是講文化,而是在講做生意、講商業、講怎麼發財。很多書說的是與創意策劃有關的周邊的技巧,可是創意本身是什麼、能否學、怎麼學,基本上就不討論了。特別是到底什麼是媒體策劃,怎樣進行媒體策劃,媒體策劃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媒體策劃人是幹什麼的,媒體策劃部門的職能是什麼等等一係列要害問題,連我這個做了這麼久媒體策劃的人,看完這些書後也常常感到越來越搞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