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黔城兵亂(1)(1 / 2)

墨亦涵聽著他兩個兒子各執一詞,有些頭大,心煩意亂道:“好了,好了,你們都別再爭了,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管如何處理這件事情,都必須得慎重對待。這件事情早朝的時候再議吧,也聽聽那些文武大臣們都怎麼看待此事。”

墨亦涵說完,緊緊皺了皺眉,頭疼的站起身來,從衣袖裏拿出一顆藥丸,吞了下去。

墨傾見罷,一臉不解開口問道:“父皇,你吃的是什麼藥?”

“這些時日心痛病嚴重了,不吃這藥丸撐不住啊!你們父皇已經老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了。這國事繁重,打理起來可得花費不少心思,朕隻希望你們兄弟二人能齊心協力為大黎的江山社稷著想。葙兒,你從小由你母妃教導,行事作風也和你母妃極像,雖然果決是一件好事,但絕不可喪失仁愛之心,君者仁義,方可得百姓愛戴。”墨亦涵一臉語重心長看向墨傾和墨葙。

墨葙聽完墨亦涵的話,心中自然明白墨亦涵的意思,墨葙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傾兒,你也是,凡事不可過分仁義,身為皇族本來就是站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之上,看待世人博愛雖好,但絕不可喪失威嚴,一個國家,需要明君,但更需要一個有威嚴的人,能夠震懾朝臣,統領三軍,愛戴百姓的這才是一個好君王,也隻有這樣,才能讓一個國家走向強盛。”墨亦涵看向墨傾,語重心長道,他的性子太像他娘了,仁義之心有之,君子之智有之,就是太過隱忍,太過博愛了些。作為一個王者,最不可或缺的有點是心狠手辣,隻要他能做到這一點,他也就可以安心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他了。

“父皇一片苦心,兒臣受教了。”墨傾恭敬道,心中對這個父親還是萬分敬重的。

墨亦涵點了點頭,邁步走向禦書房的大門,開口對一旁的禦侍說道:“起駕,上朝。”

“是,皇上。”一旁禦侍應道,扶住墨亦涵的身子,向承乾大殿走去。

墨葙抬眸看了一眼墨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兄的確博愛,隻怕,到時候那些梁民會有負你的一片苦心。”

“皇弟做事陰狠果決,皇兄實在佩服,可是皇帝可曾想過,若是那些梁民那麼好解決掉,父皇當初為何不將這件事情處理掉,要留下這等禍患?梁民的存在是曆史的遺留問題,很難妥善處理,父皇不會不明白其中道理。”墨傾善意的提醒墨葙道,說完,便轉身出了禦書房,徑直往承乾大殿走去。

陳乾大殿上,文武百官到齊,墨傾和墨葙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麵。兩人身後各站了一排大臣,大臣們姿態恭敬的站在各自所屬的位置上。

墨亦涵一臉威儀的坐在龍椅之上,看向朝堂下的大臣們,嚴肅開口:“各位愛卿,想必黔城兵亂一事大家都已經有所耳聞,不知各位愛卿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置?”

大殿內各位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了好一陣子。墨傾見罷,率先站出來開口說道:“父皇,兒臣有話說。”

“講。”墨亦涵點點頭,應道。

“兒臣認為,此次黔城兵亂並非毫無征兆。眾所周知,黔城本就地勢偏僻,曾經是安置流放罪臣的之所,此處本就地廣人稀,土地貧瘠,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好在黔城出鐵礦,便在黔城設了黔城鑄造堂,這才拉動了黔城百姓的生活水平。直到打量梁國戰犯俘虜被押到黔城,黔城的人才慢慢多了起來,也正是這一時期,黔城鑄造堂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因為多了那些梁民作為勞力。而黔城也漸漸成為安置梁民的特封地,朝廷也派出打量禦史和官兵前往鎮守。這些年來,那些梁民也算兢兢業業,為我們黎國兵器鑄造做出了巨大貢獻。按理來說,朝廷為了穩住那些梁民也費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銀錢,但據我所知,這些梁民在黔城過的生活簡直非成人所能忍受。三餐不濟不說,生病了無錢醫治也隻能死路一條,還要遭受官兵們的搜刮和欺壓,日久天長,長此以往下次,梁民想不揭竿而起都難。他們不過是想要一天生路,其實他們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那些大黎高官厚祿一手提拔起來的貪官汙吏。每年朝廷下撥入黔城的慰勞津貼,應該都是被那些不作為的貪官汙吏給私吞了吧。若非如此,梁民又豈會不顧一切奮起反抗?”墨傾說完這些,抬眸看向墨葙,厲聲問道:“皇弟還認為那些梁民應該被處以極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