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
7.推進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要求,圍繞解放和發展新聞出版生產力,重塑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全麵推進體製機製創新,調動廣大新聞出版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推動新聞出版業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8.推進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原則要求是:全麵推進新聞出版體製改革,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新聞出版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新聞出版產業,促進新聞出版業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把握新聞出版工作的正確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必須堅持以體製機製創新為重點,在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係、改善宏觀管理等方麵實現新突破;必須堅持突出重點、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穩步推開;必須堅持黨對新聞出版工作的領導,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
9.推進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目標任務是:全麵完成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轉製任務,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在企業內形成有效率、有活力、有競爭力的微觀運行機製;推動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製的戰略重組,開拓融資渠道,培育一批大型骨幹出版傳媒企業,打造新型市場主體和戰略投資者;通過增加投入、轉換機製、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單位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係,使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加快新聞出版傳播渠道建設,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規範出版產品物流基地建設,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健康繁榮的現代出版物市場體係;實現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形成調控有力、監管到位、依法行政、服務人民的宏觀管理體製。
四、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製改革的主要任務
10.推進公益性新聞出版單位體製改革,構建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係。繼續深化公益性新聞出版單位內部管理機製、人事製度、勞動製度、分配製度改革,健全激勵和約束機製,增強活力,提高新聞出版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研究製定公益性報刊基本標準,適時公布公益性報刊名單。推進民族語言文字出版單位的改革工作,實施民漢語言文字出版分開,確保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11.推動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轉製,重塑市場主體。除明確為公益性的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外,所有地方和高等院校經營性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2009年底前完成轉製,所有中央各部門各單位經營性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2010年底前完成轉製。製定經營性報刊轉製方案,推動經營性報刊出版單位逐步實行轉製。按照中央有關要求,黨政機關所屬新聞出版單位轉製為企業後原則上逐步與原主辦主管的黨政機關脫鉤。已經完成轉製的新聞出版單位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加快產權製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盡快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12.推進聯合重組,加快培育出版傳媒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鼓勵和支持擁有多家新聞出版單位的地方、中央部門和單位整合出版資源,組建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鼓勵和支持業務相近、資源相通的新聞出版單位,按照優勢互補、自願結合的原則,跨地區、跨部門組建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鼓勵和支持中央部門和單位的新聞出版單位在財經、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牽頭組建專業性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鼓勵和支持中央和地方國有出版企業對中央各部門各單位所屬出版單位進行聯合重組。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出版傳媒企業的股份製改造。同時大力培育一批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專、精、特、新”的現代出版傳媒企業。積極支持條件成熟的出版傳媒企業,特別是跨地區的出版傳媒企業上市融資。在三到五年內,培育出六七家資產超過百億、銷售超過百億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出版傳媒企業,培育一批導向正確、主業突出、實力雄厚、影響力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專業出版傳媒企業。繼續深化發行體製改革,推動發行渠道資源整合,使國有出版物發行企業真正成為出版物發行主渠道。鞏固印刷複製業改革成果,大力提升印刷複製業的科技含量,促進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特色印刷產業帶建設,振興東部印刷產業,扶持中西部印刷產業的開發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