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國:《2004-2005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王建南:《黨報資本論》,哈爾濱出版社2001年版。

張殿元:《中國報業傳媒體製創新》,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版。

毛澤東:《報紙是指導工作教育群眾的武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學習讀本》(內部刊物)。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全國報紙管理工作會議在舟山舉行》,《新聞記者》1992年第12期。

張敬華:《進入市場 關注讀者——論我國報業經營機製的轉變》,《新聞愛好者》2000年第6期。

辜曉進:《美國報紙的集團化管理》,《新聞記者》2003年第4期。

楊文增:《試論我國報業集團化趨勢》,《新聞與傳播研究》1994年第3期。

桑蔭:《關於報團現象的思考——市場經濟與報團現象》,《新聞大學》1994年第4期。

張裕亮:《大陸報業經營製度改革——製度變遷理論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2002年第6期。

柳斌傑:《新聞出版改革》,搜狐傳媒2003年12月16日。

王國慶:《2005中國報業年度發展報告》,人民網2005年8月12日。

廣州日報社務委員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報業集團為中國報業的改革和發展探索新路》,《新聞大學》1996年夏季號。

汪家駟:《組建有中國特色的報業集團》,《新聞戰線》1998年第9期。

徐光春:《關於新聞改革和報業集團的幾個問題》,《中國報刊月報》1998年第4期。

李良榮、沈莉:《試論當前我國新聞事業的雙重性》,《新聞大學》1995年夏季號。

《轉型期中國傳媒製度變遷的經濟學分析》,慧聰網2005年3月23日。

陳力丹:《論我國媒體的資本運營》,中華傳媒網2005年12月2日。

梁國標:《按市場規律的要求改革創新》,《新聞戰線》2004年第7期。

劉安民:《湖南電廣傳媒計劃以股抵債 細算大股東收益多少》,《南方周末》2004年8月5日。

崔保國、趙菁:《北青傳媒上市:開啟海外融資之路》,《中國報業》2005年第3期。

虞寶竹:《範以錦:在資本運作中強大媒體》,《中華新聞報》2005年12月7日。

《中國新聞年鑒》2005卷,《中國新聞年鑒》雜誌社2005年版。

鍾和:《在資本關注之下的傳媒產業》,人民網2001年6月22日。

嶽曼青:《我國傳媒行業資本運營趨勢探討》,《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楊虛傑:《企業參與報刊經營意欲何為》,《中國青年報》1998年11月3日。

周鬆林:《傳媒類公司麵臨新機遇》,《中國證券報》2002年2月9日。

孫正一、柳婷婷:《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情況初探》,《新聞記者》2001年第3、4期。

羅霆:《我國傳媒產業進入證券資本市場現狀研究》,新浪網2003年10月22日。

陳昌鳳:《美國〈紐約時報〉公司經營模式探析》,和訊網200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