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選器
蓉城人喜歡吃辣椒,瞿老家好像更好此道,還隻吃了幾口菜,顏銘文就被辣得滿頭大汗了。他一邊解著領口的扣子,一邊說道:“瞿老,您家這菜可真夠盡啊!”
“哈哈,不好意思啊,忘了你是外地來的了,不過你既然在這邊讀……嗯?……”瞿老說著說著突然一頓,眼神也落在了顏銘文的胸口上。
“嗯,不錯。”片刻後,瞿老自言自語的點了點頭,然後向顏銘文說道:“仿這塊玉佩的人的水平還湊合,能不能取下來給我看看?”
顏銘文愣了一下,低頭一看,才知道瞿老指的是他脖子上掛的那塊玉佩。稍微猶豫了一會後,顏銘文將脖子上那塊圓形玉佩取下來遞了過去。
瞿老觀看那塊玉佩的時候顏銘文心裏有點緊張和驚訝,這塊玉佩是有個故事的。收藏界的人大多隻知道爺爺顏新華和父親顏國清的鑒定水平很高,知識也很豐富。但是絕少有人知道,顏家其實最擅長的還是仿古的手藝。曾經聽爺爺說,顏家以前是北京城裏相當著名的仿古高手,仿出來的東西足以讓很多眼力高超的人看走眼,在清朝時甚至被請進宮去仿製那些皇帝非常喜愛,但卻又舍不得過多觸摸的珍貴寶物。
為了將手藝流傳下去,顏家的子孫每到16歲的時候都會被定下一個題目,內容就是仿製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可以是玉器,可以是瓷器,可以是字畫,可以是青銅器,而且必須在18歲以前必須得做出來。這個規矩更刻薄的地方是就算你做出來了,如果東西沒有得到家族長輩的肯定,那麼就將失去繼承這門手藝的資格。用顏銘文他爺爺的話來說就是,顏家的手藝寧願被埋藏,也不能傳給一個廢物子孫。
接到題目後,顏銘文以爺爺珍藏的一塊清乾隆的“清慎勤忍”四字白玉佩為原形,費勁心血花了兩年時間才將他現在脖子上那塊玉佩仿製出來,這中間,從選料到雕刻到幫玉入沁,他都很是費了一翻苦功的,最終他也憑借著這塊玉佩得到了衣缽繼承權。
讓他驚訝的是瞿老能一眼看出他的得意之做是仿的,而讓他擔心的是玉佩背麵爺爺刻下的一行“顏銘文仿於18歲,顏新華留”的小字。這行字要是讓瞿老看見了,那顏銘文的身份可就無處可藏了,顏新華那幾個字在民間收藏界還是有點分量的。
刻字是為了防止後世子孫拿這東西出門騙人,不過因為刻得很小,所以不用放大鏡是絕對看不清楚的。瞿老如果隻是用肉眼看,他顏銘文到還不怕,怕的就是瞿老看見有字後去拿放大鏡。
終於,瞿老放下了玉佩,並將其還給顏銘文,隻是顏銘文在接過玉佩的時候感覺到瞿老看他的目光變了,變得相當銳利,似乎要看透什麼一樣。
“難道他發現了?不可能啊,那字連我都看不清楚啊。”顏銘文稍稍將頭偏了偏,巧妙的避開了瞿老的目光,要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眼神會比他好的話,顏銘文打死都不會相信。
“這玉佩是怎麼來的,徐小弟知道嗎?”瞿老突然開口問道。
“這是我18歲的時候爺爺給我的,爺爺給我的,至於怎麼來的,我還真沒問過。”顏銘文撒了個小謊,他可不敢說這玉佩是自己仿的。
“咦?不對呀……”瞿老皺了皺眉,略微思索了一下後突然拍了下頭頂:“啊,光說話去了,飯菜都涼了,趕緊吃,不然震子呆會又要念叨我了。”
顏銘文心裏噓了口氣,連忙低下頭吃飯,辣不辣的他已經管不著了,隻要能回避剛才那個話題就好。
接下來的時間裏,瞿老似乎又恢複了最開始的樣子,沒有再提到過那件玉佩,這著實讓顏銘文鬆了口氣。
吃完飯,瞿老將顏銘文帶到了裏屋,指著一個占滿牆壁一邊,高兩米,中間分五層的大架子對顏銘文說道:“這是我平時沒事時自己收著玩的,你看著挑吧。”說完這句話後,瞿老不在說話,背著手站在那裏看著顏銘文。看樣子,他是想看看顏銘文的瓷器水平了。